安龍文物保護助力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圖)
安龍皇宮。
皇宮吸引游客。
亮點黔西南訊 近日,走進位于安龍南明永歷皇宮后方的興義府試院,古色古香玲瓏有致的試府建筑令人賞心悅目,文物古跡修復修繕工程已告一段落,為該縣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奠定了厚重的歷史文化基礎。
作為貴州省著名歷史文化名城——荷都安龍,近年來,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工作,從2005年開始對重點文物遺址進行修復修繕,逐期修復了興義府試院的大堂、二堂、大門、前東西官廳和魁星閣等,全力做好縣境內文物的保護挖掘和開發(fā)利用,豐富文化內涵,提升城市品位。
三千年歷史在安龍縣境內留下了南明永歷皇宮、興義府試院、明十八先生墓、招堤、袁祖銘舊居等眾多文物古跡,使這個城市為之聞名遐邇。目前,根據(jù)普查結果,安龍縣文物管理所共登記有不可移動文物213處,其中:古遺址類110處,古墓葬類22處,古建筑類36處,石窟寺及石刻類23處,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筑類17處,其他類3處。
為此,該縣還出臺了《安龍縣古城保護管理暫行辦法》和《安龍縣招堤風景名勝區(qū)保護管理暫行辦法》等具體舉措加強管理。 去年初,明十八先生墓和龍廣觀音洞又成功申報為國家文保單位,有力地支撐“南明之都 荷香之城” 的城市歷史文化品牌。(李忠 攝影報道)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