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卿:逝去的咒聲
回想起來,那些不堪入耳的咒罵聲逝去有些年頭了。
努力搜尋記憶,雖沒準(zhǔn)確時間,但大概輪廓應(yīng)該是2000年以后的事。這段時間,我們村來了縣委扶貧工作組。工作組配合我們村的村組干部,把6000畝茅草山寫成可行性研究報告種植茶葉,得到專項扶貧資金1000多萬。
于是,村民們開墾茶山有收入,種植茶葉有收入,管理茶地也有收入……家家忙得不亦樂乎!趕閑場、吃閑酒、賭閑錢、偷瓜兒小菜、偷雞摸狗等容易制造矛盾的事已經(jīng)讓人們提不起興趣;村里以往喜歡扯著嗓子咒人的“潑婦”們也忙于茶葉種植和管理,哪有功夫去咒人?
記得2000年前,我們這里的荒山上多長茅草。于是,村民們就與茅草結(jié)下不解之緣。住的,茅草房;睡的,茅草席;經(jīng)濟(jì)上,也靠編織茅草席賣維持生計。大家生活得緊巴巴的。但村民們窮有窮的活法:身上沒有一分錢,也上街去趕個閑場;賣草席得個十元八元,也去賭個閑錢;婚喪嫁娶,送個一塊八毛的禮,去吃個閑酒,借機(jī)唱幾天山歌……悠哉游哉,苦中作樂!
然而,這種生活也藏著丑事。年輕人賭輸錢,便去偷人家雞狗;婦女們盤不好園圃,就去偷別人瓜菜;輟學(xué)在家的小孩兒也做“缺德”事,把人家瓜兒切開,里面掏空,拉一泡屎,之后蓋上蓋,任它長……凡此種種,造就了鄉(xiāng)村的不和諧景象。基于這些原因,村里就有了咒人的“潑婦”,就響起了那惡毒的咒罵聲----
“哪個挨千刀的,老鴰啄的,背時的,砍我家瓜兒一刀,等于砍你兒子腦殼一刀……”
此類咒罵聲,你方咒罷我登場,南方才歇北方起。不提名不提姓,任她咒個夠;咒人的話,一句比一句狠毒;估計是誰干的,咒時就朝著他家的方向。有從早咒到晚的,有騎在門檻上咒的,有提著菜刀、砧板邊砍邊咒的,極盡所能。記得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村里悄悄興起了一個“八月十五偷瓜”找人咒的習(xí)俗。說這天做些壞事(特別是偷瓜)是為了找人“開老運”;被咒的人運氣極好,咒人者要倒霉。于是這晚人們都要守瓜或其它東西。這晚或次日,不管哪家東西被偷,你是聽不到咒罵聲的;盡管是出名的“潑婦”亦精明得很,閉口不咒人,你說怪不怪?
2000年后,我們村的茅草山變成了綠油油的茶山,經(jīng)濟(jì)開始轉(zhuǎn)型,人們的腰包逐年鼓起來。11年間,茅草房全部換成了水泥平房,茅草席也見鬼去了!
隨著改革開放大氣候的影響,我們這里現(xiàn)在高速公路穿村而過,村民們經(jīng)濟(jì)活躍,日子富足。當(dāng)年的“潑婦”成了致富能手,青年人們開起了汽車搞運輸,小孩兒們?nèi)窟M(jìn)了學(xué)校,有的甚至進(jìn)了“封閉式”的貴族學(xué)校,哪有機(jī)會做“缺德”事!
現(xiàn)在遇到以前那些“潑婦”,偶爾開句玩笑:“現(xiàn)在咋個不咒人了?”你聽她們怎么說:“彈琴費指甲,講話費精神;有那功夫,還不如多掐幾斤茶葉!再說現(xiàn)在東西也很少有人偷了!
其實,“潑婦”們都知道,咒人是咒不死的;然而,生活窘迫,日子難過,不咒心中惡氣難出!到底誰造就了這道不文明的“風(fēng)景線”?小偷小摸者?“潑婦”?那做“缺德”事的小孩?都是;都不是。要怪,只能怪那貧窮的歲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