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義雞樅好吃價太高 一斤150元還難買到(圖)
7月5日上午,興義市遵義路,一名農(nóng)村婦女在路邊賣雞樅。雞樅質量并不算好,問她價,她回應道:“我在我家地頭找得的,只要100塊錢一斤。”
這朵雞樅質量并不算好。
6月12日, 興義桔山陳姓退休職工家,花100元買了一斤雞樅,做雞樅湯,一家開心享用。但是因為價錢高,自那以后她就再也沒買雞樅了。
亮點黔西南訊 眼下天氣,忽晴忽雨,忽熱忽涼,正是野生雞樅菌生長的好時期。不過今年興義的雞樅價格卻高得嚇人,一般的窩雞縱要每斤80—100元,較好的100元—120元,而那些桿粗、色深灰的獨桿雞樅卻要價每斤150元。比起去年每斤高20-50元。而且數(shù)量少,質好的雞樅還俏市,難買到。
雞樅,肉厚肥碩,質細絲白,吃法很多,無論炒、炸、腌、煎、清蒸或做湯,味道鮮甜香脆,為菌中之冠,僅西南、東南幾省及臺灣的一些地區(qū)出產(chǎn)。然而,因為它的價太高,每斤150元,高出瘦豬肉的8-10倍,一個工作10多年的公務員每天的工資只能買到一斤雞樅。一些中高檔酒樓、餐館的菜單才會備用,一般的小餐館、農(nóng)家樂都沒有備上。興義市桔山一家農(nóng)家樂老板告知筆者,他們每天上市場購菜,試圖買些雞樅,但一問價,馬上止住,“價錢太高了沒有人點菜,生意會虧”。一般收入市民家,也少有購買。前不久,家住興義桔山的退休職工、78歲的陳阿姨,周末一家四代同堂相聚,她狠心花了100元買了一斤雞樅,做雞樅湯,一家開心享用。但是自那以后她就再也沒買了,想等價錢便宜些再買。
(本網(wǎng)江源 攝影報道)
背景資料: 雞樅菌(學名:Collybia albuminosa)為白蘑科植物雞樅的子實體。是食用菌中的珍品之一!肚瓡返溃“雞樅菌,秋七月生淺草中,初奮地則如笠,漸如蓋,移晷紛披如雞羽,故名雞,以其從土出,故名樅。”肉厚肥碩,質細絲白,味道鮮甜香脆。含人體所必須的氨基酸、蛋白質、脂肪,還含有各種維生素和鈣、磷、核黃酸等物質。雞樅的吃法很多,可以單料為菜、還能與蔬菜、魚肉及各種山珍海味搭配,可無論炒、炸、腌、煎、拌、燴、烤、燜,清蒸或做湯,其滋味都很鮮,為菌中之冠。雞樅僅西南、東南幾省及臺灣的一些地區(qū)出產(chǎn)。(來源:百度百科)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