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无码噜噜噜madou 电影|久55久55久亚洲青涩欧洲天堂|欧美1级a高清超碰在线观看95|国产做AAA一区暖暖视频亚洲国产|色五月丁香五月华人永久免费视频|国产精品美女欠久国产色综合|影音AV资源站国产理论片精品|五月伊人国产亚州午夜av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貞豐

東北林業(yè)大學西部志愿者協會貞豐支教側記

2015年02月12日 17:06:51來源:亮點黔西南 作者:姜仕貴 田華

  讓愛托起明天的太陽

—東北林業(yè)大學西部志愿者協會到貞豐縣支教側記

姜仕貴 田華

 

2月3日,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在平凡不過的一個日子,但是,對于北林業(yè)大學西部志愿者協會到貞豐縣支教的支教團人員來說,它卻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日子。因為他們又結束了一次假期支教活動,又要面臨和山村小學的同學們告別了,心里有幾多不舍,更多的是因為孩子們那一睦睦求知欲望強烈的眼神和那一些短暫而彌足珍貴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歲月。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他們懂得,山村小學的這些學生也懂得。“親愛的老師們,您們辛苦了!歡迎您們下次再來看望我們,您們一路平安。”貞豐縣白層鎮(zhèn)坡們小學、詩彎河小學的同學們以及貞豐縣自愿者協會的會員們浩浩蕩蕩一邊為老師們提東西送行,同學們一邊依依不舍地給老師們囑咐。

據了解,東北林業(yè)大學西部志愿者協會成立于2002年,成立至今,在共青團東北林業(yè)大學委員會的領導下,一直秉承著關注西部、了解西部、志愿西部、奉獻西部,致力于西部地區(qū)的教育發(fā)展,他們的開展的主要活動就是組織大學生志愿者到西部地區(qū)進行寒暑假支教。

東北林業(yè)大學西部志愿者協會成員王梓川介紹,自2014年寒假開始,協會就來到貴州省貞豐縣進行支教活動,算下來,這一次已經是第三次支教活動了。2014年的寒假協會到過貞豐縣白層鎮(zhèn)白層中學、魯容鄉(xiāng)魯容中學支教;2014年暑假協會到過貞豐縣白層鎮(zhèn)坡們小學、詩彎河小學進行支教。今年寒假協會再次派出9名志愿者來到貞豐縣白層鎮(zhèn)坡們小學、詩彎河小學進行支教。

“故地重游,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支教結束了。”這是王梓川支教結束后在QQ空間里的簽名。筆者問他是不是第一次到貞豐支教?他微笑著說:“我已經是第三次了,所以我的空間簽名里才突出故地重游嘛。”

當筆者問及他到貞豐縣支教的最大感受是什么,有什么啟發(fā)或者收獲的時候。他沉思了片刻回答:“我感覺這些孩子很苦,因為我本來就是貞豐人,我就是從貞豐走出去,考上大學到東北林業(yè)大學讀書的,但我從來也沒想到過,一個沒上初中的孩子會在家中會像大人一樣承受那么多事務,真的是深受感動,最大的收獲就是對家鄉(xiāng)有一種更深的責任感,想為那些孩子做更多,改變家鄉(xiāng)的落后面貌。”

筆者問他是大幾的學生,為什么想起參加這個活動的時候。他說:“我今年大二了,因為我剛進大學的時候就加入了這個協會,自己就是農村出生的,對農村有很深的的情節(jié),另外,又通過家里的一些親戚朋友了解到家鄉(xiāng)很需要這方面的支持,所以就踴躍的報名參加了這個協會,并積極參加協會組織的到各地的支教活動。”

貞豐縣白層鎮(zhèn)坡們村,是一個邊遠偏僻的山村,聚居的大部分都是布依族,一直以來,經濟文化極其落后,大多數年輕人都背井離鄉(xiāng)到沿海一帶打工,很多小孩就成了留守兒童,坡們小學就坐落在村寨中間,學校開設了1至5個年級,總共只有53名學生,由于學校偏遠,教學條件很差,大部分老師不愿意在那里任教,那里的學齡兒童得不到很好的教育。東北林業(yè)大學西部志愿者協會了解到這個情況后,就把它設立為支援教育項目,每個假期都派支教團隊到坡們小學開展支教活動。深受當地學校、學生和家長們的熱烈歡迎。

2月3日,是東北林業(yè)大學西部志愿者協會支教團隊2015年度第一期支教結束的日子,由于交通不便,山路崎嶇難行,離縣城很遠,很少有車輛出入,支教團隊回縣城,就成了大難題。貞豐志愿者協會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組織協會里的7名志愿者,派出3輛愛心車,帶著愛心物資童裝50套、男女成人服裝50套和貴陽鑫靚典公司捐贈的凍瘡膏護手霜200盒,到坡們小學發(fā)放,并參加支教老師舉辦的精彩的聯誼活動,活動結束后,把支教老師接回縣城,并安排他們就餐,同時給他們聯系住宿。

據了解,截至目前,東北林業(yè)大學西部志愿者協會的足跡遍及寧夏海源、甘肅平涼、甘肅慶陽、甘肅會寧、內蒙古商都縣、內蒙古太卜寺旗、甘肅天水、遼寧蓋州、貴州興義、云南石屏、貴州貞豐縣。(姜仕貴  田華攝影報道)

附:東北林業(yè)大學西部志愿者協會到貞豐縣白層鎮(zhèn)詩彎河小學支教的金曉歡和到坡們小學支教的米雅婷在活動后寫的心得和感悟。

(金曉歡,來自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東北林業(yè)大學大四學生,是詩彎河小學支教的帶隊隊長,第一次來貞豐縣支教。他說,這里的環(huán)境比想象的要好,基礎設施很不錯,但是這里家庭對孩子的關愛與教育感覺欠缺,孩子們都很懂事,但對上學的熱情不高,好多同學都上不了初中。)

帶著愛與希望前行

1月17號晚上出發(fā),我們從中國的最北端的冰雪之城來到了美麗的云貴高原,再到了在山坳里的詩灣河小學,到學?吹竭@些可愛的孩子們,路程上的辛勞就都沒感覺了,晚上九點多到學校收拾一下行李,整理好床鋪便開始了我們的課程。在睡前安排好每天的課程以及開會的內容,每天的各項任務都在考驗著我這個隊長,第一天的課程和各項安排總體都不錯,但是也發(fā)現許多問題,比如孩子們很靦腆,不善于表達自己,介紹自己都很害羞,我們意識到我們所需要做的很大一部分是要孩子們學會表達自己,去突破自己,有一些孩子也很叛逆,對英語的學習很欠缺,短短的十幾天我們教不了很多知識,更重要的是給他們養(yǎng)成一種面對生活的態(tài)度,怎樣去面對人生,面對社會。

經過這十四天的正式上課,我們在剛開始時迷茫不知所措,每天都開會討論出現哪些問題,怎樣去備課,才能激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不斷的探索中,大家都找到了突破點,逐漸的游刃有余,適應了每天的課程;在上課過程中,我們也反思了很多,我總是在上課時讓同學們去嘗試突破自己,不要怕被嘲笑。我自己做到了嗎?我也在自我反省。一直以來唱歌都不好,其實也沒差到不能行的地步,只是自卑而已,怕被嘲笑,所以我也應該去改變一下!后來在最后一節(jié)語文課上,我為同學們唱了一首歌,深受同學們熱烈的掌聲鼓舞。支教對我來說更是一個和孩子互相學習過程,同時我也認識到短期支教存在的問題。有一天和一個學生聊天,他說:“我躲著你們是因為我不想和你們太熟,免得你們走我會傷心,哭會被人笑話”。這讓我反思了一下,短期支教可能真的會給孩子們造成傷害,讓他們傷心難過,傷感別離。怎樣去把握對孩子們的關心、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很重要的問題。離別的那天我們的隊員和孩子們都很難過,但是離別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我相信,每一次分別都是為了更好的重逢。

來這里的十幾天我成長了許多,與大山里淳樸的人一起生活,是一個找回內心真正的自己的過程,這次活動的結束,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勿忘初心,我們將帶著愛與希望繼續(xù)前行!希望孩子們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米雅婷,來自山西省,家住城市,東北林業(yè)大學大研究生二年級學生,是坡們小學支教的自愿者,第一次來貞豐縣支教。他說,之前覺得孩子們都渴望讀書求知,會有壓力,不是很快樂,來了之后,感覺他們很安于現狀,只是簡單的快樂;還有就是,本來覺得他們都很簡單,但大一點的孩子心思還挺細膩的,比如他們懂得沒有戶口的后果,懂得自己的將來就要打工。)

甘蔗地的守候,我們來了

2014年1月17日晚,東北林業(yè)大學西部志愿者協會分赴云南、貴州、遼寧三地支教的三十幾名同學開始了支教之行。出發(fā)前,各分隊拖著行李在主樓門前合影,大大小小的行李箱裝載了支教隊員滿心的期待,定格的照片承載了每一名隊員的向往。

火車、客車、步行......一路顛簸,赴貴州省黔西南州貞豐縣白層鎮(zhèn)坡們小學支教的9名隊員于20日晚抵達。卸下沉重的背包,拍拍被褥上的灰塵,隊員們都來不及洗漱就和衣進入夢鄉(xiāng),完全不顧漏風的屋子,破洞的玻璃。一覺醒來,放下疲憊,開始第一天的支教生活。大山里清新的空氣,溫熱的陽光映襯著教室里破舊的桌椅,棕褐色的桌椅竟也顯得熠熠生輝。

不知不覺,支教生活已經到了第五天。第一天,下午七點從貞豐縣出發(fā)到座落在村子里的坡們小學,天色漸晚,加上道路蜿蜒曲折,當地司機也迷路了,我們靠著學校里接應人員用手電投射上來的光束摸索著找到山下的學校,本來一個小時左右的車程走了近三個小時。第二天,一大早醒來,溫熱的陽光灑滿了整個大山,學校墻上的白紙黑字十分醒目,“歡迎東北林業(yè)大學同學到我校支教”,短短幾個字,觸碰著我們的心,一路上的艱辛疲憊化作十足的動力。原本已經放寒假的孩子們早早地來到學校,他們好奇地打量著我們,看著我們刷碗、掃地。上課鈴聲響起,孩子們自覺跑進教室等待上課。教室里,一張張不是很干凈卻充滿童真的笑臉,早已褪色卻整齊的課桌,讀書聲、書寫聲、笑聲,交織成美妙的曲子,縈繞耳畔,回蕩于心。課下,孩子們興奮地拉著我們問這問那,教我們布依族的話,快樂地玩耍,落下的汗珠在冬日的陽光里閃爍,在這片盛產甘蔗的大地上滿是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墒,拉著他們干裂的小手,我們感覺好心疼,好多孩子家庭情況復雜,父母離異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長輩病痛纏身的,家中勞動力缺失的,孩子沒有戶口的......的確,我們來支教,還有像我們一樣的大學生做著同樣類似的公益的事情,可這些綿薄之力根本不足以改變這座大山里教育情況落后,師資水平低下,家庭經濟困難,教育意識薄弱的問題。

有一個三年級的小女孩說:“我要趕快長大,出去打工,孝敬媽媽。”孩子的孝心讓我們感動,可是,讓我們難過的是在他們沒有上大學的意識。還有一天,一個一年級的孩子下午來上課,來得很早,她告訴我們:“她爸爸中午一直在罵她媽媽,她就來學校了。”另一個三年級的孩子告訴我們:“她和弟弟是被過繼給現在的父母的,過幾年,親身父母只來接弟弟。”她的描述淡淡的,沒有一絲悲傷,也許孩子太小還不懂,也許早已對其妥協。這里的孩子就這樣學習、回家、砍柴、做飯,周而復始,小學結束,面臨的是到縣里上初中或者輟學、打工、嫁人。

這里的生活平淡卻總有不經意的改變。來到這里的第二天晚上,突然停電了。屋子里漆黑一片,我們不得不動手拉閘接電線,期間,電線冒出光亮的火花著實嚇到了每個隊員。第三天晚上,學校又突然停水,我們打著手電,探著夜路,拿著十幾米長的管子去村里的山泉引水上來,弄得滿鞋的泥,一臉的水。過慣了大學校園生活的我們,儼然已經適應了這里的生活,挑水,洗衣,做飯,接電線,陪孩子們玩,上課,輔導作業(yè),爬山路送孩子回家......

在這里的五天時間里,我們收到好多孩子畫的畫,寫的信。他們用歪歪扭扭的文字、長長短短的畫筆表達著對我們的喜愛。其中一個四年級小女孩送給我們的畫中附有這樣的文字:“買了一雙巨人的翅膀,還有一對天使的眼睛,如果你喜歡飛翔,我也能為你插上翅膀”。是的,甘蔗地的守候,我們來了!我們愿帶給你們些許的知識,許多的快樂,讓你們插上夢想的翅膀找尋自己的藍天!文字太輕,夢想太重。真心希望能有更多更大的愛心力量投入進來,為他們的夢想插上翅膀!

甘蔗地的守候,笑著仰望群山

今天是2015年1月29日,我們半個月的支教生活已經度過了三分之二的時間。在這些難忘的日子里,一個個聲音不同卻幾乎同時響起的鬧鐘,訴說了支教老師的勤勉;一頓頓不豐盛卻溫馨的飯菜,映襯的支教生活的充實;一張張不是很干凈卻無比純真的笑臉,融化了所有支教教師的心......

27日,是我們計劃好趕集的日子。早晨不到六點鐘,大家便爬起來準備洗漱,卻發(fā)現學校停水了。在太陽還沒有升起來的情況下,大家陸續(xù)的摸黑去山上用山泉水洗漱。而山泉水的清涼,也讓大家更加精神百倍的做好準備。在七點整,大家準時出發(fā)趕往集市。

因為大家都不知道集市的位置,所以事先和幾個孩子約好,帶我們一起去趕集。而有的孩子更是早早的在我們趕集的必經之路上等待。孩子期盼的眼神,我們沒有辦法拒絕,于是我們九個老師和三個孩子一行十二人,便浩浩蕩蕩的出發(fā)了。隨著我們下山的路途,太陽也慢慢的升了起來。然后我們便看到了令我們所有人沉醉的美景。群山之間一片片白霧彌漫的峽谷,渡江的時候水天相接的地平線,幾根竹竿搭成的渡口......完完全全的,不含一絲雜質的自然之美!

到了集市,大家先統(tǒng)一買了接下來要用到的食材,然后各自購買所需的物品。大家滿載而歸,開始了我們幾千米都是上坡的山路。上百斤的食材,能拎的大家爭搶著拎,拎不了的,大家就找個棍子兩個人抬,每個人都汗流浹背,卻沒有一個人叫苦。而我們可愛的孩子,看出我們的疲憊,趁我們在中途休息的時候,偷偷的搶去幾包青菜堅持去拎,不還給我們。他們的臉累的紅紅的,卻堅持的不把袋子還給我們?吹剿麄兇謿鈪s仍舊倔強的說不累。我們心疼的同時,也覺得他們真的更加可愛。我們去集市大約半個小時,回到學校,卻用了兩個多小時。這幾千米的陡峭山路雖然艱苦,卻是我們一生難得的寶貴經歷。

從28日起,我們每天會對三到四個孩子進行家訪。在家訪的過程中,我們有驚喜,但是更多的是對這些孩子的心疼。驚喜的是,無論在學校多么調皮的孩子,到了家里都會很懂事。那些孩子會禮貌的請你進他的家里,會帶你參觀他家里的每個地方,他們會請你坐然后給你倒水,他們也會耐心的給你翻譯他們父母說的布依族的民族語言。在和孩子們以及孩子的父母的談話中,我們了解到有些孩子的父母離異,母親改嫁,父親長期在外打工,而且很少拿錢回家,孩子只能靠哥哥微薄的收入和爺爺奶奶種的一些甘蔗養(yǎng)活。有的孩子母親重病欠下很多錢,父親又意外受傷,還有三個兄弟姐妹,四個孩子都沒有戶口。而這樣的孩子在這里有很多。在這些孩子的心里,從來不曾出現讀書上大學的想法。在他們中,男孩子想的就是早點外出打工掙錢。而女孩子,除了外出打工,還有的就是早早嫁人。想想那些只有十三四歲的孩子就要去外面的世界每天扛著百斤的麻袋,慢慢的壓彎了臂膀;想想那些還在花樣年華的小女孩卻要在背上背著一個嬰兒每天做飯燒柴,我們這些家訪的老師們都濕潤了眼眶。

在29號開會的時候,我們要選擇是二月三日晚上離開還是二月四日離開。最后大家達成一致,我們在四號離開。開始的時候,大家覺得如果四號離開,也許大家不得不面對和孩子們離別,也許我們會忍不住哭泣?墒悄怯性鯓,難道這些孩子不值得我們?yōu)樗麄冏鲆淮巫铍y的離別?難道這些孩子不值得我們?yōu)樗麄冏鲆淮巫畈簧岬目奁?我知道我會哭,也許我們和孩子們也都一樣。無論如何,這些回憶都一定會永遠的駐在我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

支教生活一天天的過去,孩子們從一開始的好奇和一絲絲的警惕,慢慢的變成了對我們的熟識和依戀。孩子們會畫更多美麗的畫送給我們;他們也會一起把你圍在中間,嘰嘰喳喳的吵著要看我們手機里的照片;他們會用無比憧憬的眼光問我們,外面是怎么美麗的世界;他們也會用略帶失落的語氣詢問我們,是不是我們很快就要離開。記得一個小孩子問了我們的電話后,用讓我們心碎的語氣說,反正你們離開了之后,我們就不會記得彼此。聽到這里,真的有種想要一輩子留在這里的沖動。這里的孩子是這么的可愛,也是這么的讓我們不舍。

我真心希望有那么一天,這些孩子能努力讀書,讓知識為他們插上翅膀,能讓他們飛出大山,飛到外面的世界。

也許未來并不會如此完美,也許現在這些孩子的生活都很艱難,但是從這些孩子臉上看到的,全部是笑臉。我們是這些孩子的老師,可是在這些孩子的身上,我們也學到了很多。在這個群山腳下的偏僻的小學里,我們看每一處景色都需要仰望。就像這些孩子們一直處在這種渺小的世界里?墒撬麄冃χ,揮著手,用天真的心來把這個我們看起來應該是灰色的世界變得絢麗多姿;他們笑著,仰起頭,用無邪的目光看著包圍著他們的這一座座大山。

這是支教的開始,和孩子們在一起整個人都是安靜平和快樂簡單的,我們帶給孩子快樂,拓展他們的眼界,如果可以,每年都希望能幫助到孩子,以支教的形式,或者以其他形式。

讓愛托起明天的太陽。獻愛心并不是我們要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只要我們從心出發(fā),盡力而為,哪怕一個小小的善舉,都會換來陽光燦爛的笑臉。東北林業(yè)大學西部志愿者協會成立以來,一直續(xù)寫著愛的篇章,傳遞愛心,讓愛無限延續(xù)。


我要評論

共有0條評論

相關信息

熱文排行

24小時 一周 一月

東北林業(yè)大學西部志愿者協會貞豐支教側記

亮點黔西南 | 2015年02月12日 17:06:51 | 姜仕貴 田華

  讓愛托起明天的太陽

—東北林業(yè)大學西部志愿者協會到貞豐縣支教側記

姜仕貴 田華

 

2月3日,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在平凡不過的一個日子,但是,對于北林業(yè)大學西部志愿者協會到貞豐縣支教的支教團人員來說,它卻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日子。因為他們又結束了一次假期支教活動,又要面臨和山村小學的同學們告別了,心里有幾多不舍,更多的是因為孩子們那一睦睦求知欲望強烈的眼神和那一些短暫而彌足珍貴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歲月。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他們懂得,山村小學的這些學生也懂得。“親愛的老師們,您們辛苦了!歡迎您們下次再來看望我們,您們一路平安。”貞豐縣白層鎮(zhèn)坡們小學、詩彎河小學的同學們以及貞豐縣自愿者協會的會員們浩浩蕩蕩一邊為老師們提東西送行,同學們一邊依依不舍地給老師們囑咐。

據了解,東北林業(yè)大學西部志愿者協會成立于2002年,成立至今,在共青團東北林業(yè)大學委員會的領導下,一直秉承著關注西部、了解西部、志愿西部、奉獻西部,致力于西部地區(qū)的教育發(fā)展,他們的開展的主要活動就是組織大學生志愿者到西部地區(qū)進行寒暑假支教。

東北林業(yè)大學西部志愿者協會成員王梓川介紹,自2014年寒假開始,協會就來到貴州省貞豐縣進行支教活動,算下來,這一次已經是第三次支教活動了。2014年的寒假協會到過貞豐縣白層鎮(zhèn)白層中學、魯容鄉(xiāng)魯容中學支教;2014年暑假協會到過貞豐縣白層鎮(zhèn)坡們小學、詩彎河小學進行支教。今年寒假協會再次派出9名志愿者來到貞豐縣白層鎮(zhèn)坡們小學、詩彎河小學進行支教。

“故地重游,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支教結束了。”這是王梓川支教結束后在QQ空間里的簽名。筆者問他是不是第一次到貞豐支教?他微笑著說:“我已經是第三次了,所以我的空間簽名里才突出故地重游嘛。”

當筆者問及他到貞豐縣支教的最大感受是什么,有什么啟發(fā)或者收獲的時候。他沉思了片刻回答:“我感覺這些孩子很苦,因為我本來就是貞豐人,我就是從貞豐走出去,考上大學到東北林業(yè)大學讀書的,但我從來也沒想到過,一個沒上初中的孩子會在家中會像大人一樣承受那么多事務,真的是深受感動,最大的收獲就是對家鄉(xiāng)有一種更深的責任感,想為那些孩子做更多,改變家鄉(xiāng)的落后面貌。”

筆者問他是大幾的學生,為什么想起參加這個活動的時候。他說:“我今年大二了,因為我剛進大學的時候就加入了這個協會,自己就是農村出生的,對農村有很深的的情節(jié),另外,又通過家里的一些親戚朋友了解到家鄉(xiāng)很需要這方面的支持,所以就踴躍的報名參加了這個協會,并積極參加協會組織的到各地的支教活動。”

貞豐縣白層鎮(zhèn)坡們村,是一個邊遠偏僻的山村,聚居的大部分都是布依族,一直以來,經濟文化極其落后,大多數年輕人都背井離鄉(xiāng)到沿海一帶打工,很多小孩就成了留守兒童,坡們小學就坐落在村寨中間,學校開設了1至5個年級,總共只有53名學生,由于學校偏遠,教學條件很差,大部分老師不愿意在那里任教,那里的學齡兒童得不到很好的教育。東北林業(yè)大學西部志愿者協會了解到這個情況后,就把它設立為支援教育項目,每個假期都派支教團隊到坡們小學開展支教活動。深受當地學校、學生和家長們的熱烈歡迎。

2月3日,是東北林業(yè)大學西部志愿者協會支教團隊2015年度第一期支教結束的日子,由于交通不便,山路崎嶇難行,離縣城很遠,很少有車輛出入,支教團隊回縣城,就成了大難題。貞豐志愿者協會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組織協會里的7名志愿者,派出3輛愛心車,帶著愛心物資童裝50套、男女成人服裝50套和貴陽鑫靚典公司捐贈的凍瘡膏護手霜200盒,到坡們小學發(fā)放,并參加支教老師舉辦的精彩的聯誼活動,活動結束后,把支教老師接回縣城,并安排他們就餐,同時給他們聯系住宿。

據了解,截至目前,東北林業(yè)大學西部志愿者協會的足跡遍及寧夏海源、甘肅平涼、甘肅慶陽、甘肅會寧、內蒙古商都縣、內蒙古太卜寺旗、甘肅天水、遼寧蓋州、貴州興義、云南石屏、貴州貞豐縣。(姜仕貴  田華攝影報道)

附:東北林業(yè)大學西部志愿者協會到貞豐縣白層鎮(zhèn)詩彎河小學支教的金曉歡和到坡們小學支教的米雅婷在活動后寫的心得和感悟。

(金曉歡,來自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東北林業(yè)大學大四學生,是詩彎河小學支教的帶隊隊長,第一次來貞豐縣支教。他說,這里的環(huán)境比想象的要好,基礎設施很不錯,但是這里家庭對孩子的關愛與教育感覺欠缺,孩子們都很懂事,但對上學的熱情不高,好多同學都上不了初中。)

帶著愛與希望前行

1月17號晚上出發(fā),我們從中國的最北端的冰雪之城來到了美麗的云貴高原,再到了在山坳里的詩灣河小學,到學?吹竭@些可愛的孩子們,路程上的辛勞就都沒感覺了,晚上九點多到學校收拾一下行李,整理好床鋪便開始了我們的課程。在睡前安排好每天的課程以及開會的內容,每天的各項任務都在考驗著我這個隊長,第一天的課程和各項安排總體都不錯,但是也發(fā)現許多問題,比如孩子們很靦腆,不善于表達自己,介紹自己都很害羞,我們意識到我們所需要做的很大一部分是要孩子們學會表達自己,去突破自己,有一些孩子也很叛逆,對英語的學習很欠缺,短短的十幾天我們教不了很多知識,更重要的是給他們養(yǎng)成一種面對生活的態(tài)度,怎樣去面對人生,面對社會。

經過這十四天的正式上課,我們在剛開始時迷茫不知所措,每天都開會討論出現哪些問題,怎樣去備課,才能激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不斷的探索中,大家都找到了突破點,逐漸的游刃有余,適應了每天的課程;在上課過程中,我們也反思了很多,我總是在上課時讓同學們去嘗試突破自己,不要怕被嘲笑。我自己做到了嗎?我也在自我反省。一直以來唱歌都不好,其實也沒差到不能行的地步,只是自卑而已,怕被嘲笑,所以我也應該去改變一下!后來在最后一節(jié)語文課上,我為同學們唱了一首歌,深受同學們熱烈的掌聲鼓舞。支教對我來說更是一個和孩子互相學習過程,同時我也認識到短期支教存在的問題。有一天和一個學生聊天,他說:“我躲著你們是因為我不想和你們太熟,免得你們走我會傷心,哭會被人笑話”。這讓我反思了一下,短期支教可能真的會給孩子們造成傷害,讓他們傷心難過,傷感別離。怎樣去把握對孩子們的關心、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很重要的問題。離別的那天我們的隊員和孩子們都很難過,但是離別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我相信,每一次分別都是為了更好的重逢。

來這里的十幾天我成長了許多,與大山里淳樸的人一起生活,是一個找回內心真正的自己的過程,這次活動的結束,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勿忘初心,我們將帶著愛與希望繼續(xù)前行!希望孩子們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米雅婷,來自山西省,家住城市,東北林業(yè)大學大研究生二年級學生,是坡們小學支教的自愿者,第一次來貞豐縣支教。他說,之前覺得孩子們都渴望讀書求知,會有壓力,不是很快樂,來了之后,感覺他們很安于現狀,只是簡單的快樂;還有就是,本來覺得他們都很簡單,但大一點的孩子心思還挺細膩的,比如他們懂得沒有戶口的后果,懂得自己的將來就要打工。)

甘蔗地的守候,我們來了

2014年1月17日晚,東北林業(yè)大學西部志愿者協會分赴云南、貴州、遼寧三地支教的三十幾名同學開始了支教之行。出發(fā)前,各分隊拖著行李在主樓門前合影,大大小小的行李箱裝載了支教隊員滿心的期待,定格的照片承載了每一名隊員的向往。

火車、客車、步行......一路顛簸,赴貴州省黔西南州貞豐縣白層鎮(zhèn)坡們小學支教的9名隊員于20日晚抵達。卸下沉重的背包,拍拍被褥上的灰塵,隊員們都來不及洗漱就和衣進入夢鄉(xiāng),完全不顧漏風的屋子,破洞的玻璃。一覺醒來,放下疲憊,開始第一天的支教生活。大山里清新的空氣,溫熱的陽光映襯著教室里破舊的桌椅,棕褐色的桌椅竟也顯得熠熠生輝。

不知不覺,支教生活已經到了第五天。第一天,下午七點從貞豐縣出發(fā)到座落在村子里的坡們小學,天色漸晚,加上道路蜿蜒曲折,當地司機也迷路了,我們靠著學校里接應人員用手電投射上來的光束摸索著找到山下的學校,本來一個小時左右的車程走了近三個小時。第二天,一大早醒來,溫熱的陽光灑滿了整個大山,學校墻上的白紙黑字十分醒目,“歡迎東北林業(yè)大學同學到我校支教”,短短幾個字,觸碰著我們的心,一路上的艱辛疲憊化作十足的動力。原本已經放寒假的孩子們早早地來到學校,他們好奇地打量著我們,看著我們刷碗、掃地。上課鈴聲響起,孩子們自覺跑進教室等待上課。教室里,一張張不是很干凈卻充滿童真的笑臉,早已褪色卻整齊的課桌,讀書聲、書寫聲、笑聲,交織成美妙的曲子,縈繞耳畔,回蕩于心。課下,孩子們興奮地拉著我們問這問那,教我們布依族的話,快樂地玩耍,落下的汗珠在冬日的陽光里閃爍,在這片盛產甘蔗的大地上滿是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可是,拉著他們干裂的小手,我們感覺好心疼,好多孩子家庭情況復雜,父母離異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長輩病痛纏身的,家中勞動力缺失的,孩子沒有戶口的......的確,我們來支教,還有像我們一樣的大學生做著同樣類似的公益的事情,可這些綿薄之力根本不足以改變這座大山里教育情況落后,師資水平低下,家庭經濟困難,教育意識薄弱的問題。

有一個三年級的小女孩說:“我要趕快長大,出去打工,孝敬媽媽。”孩子的孝心讓我們感動,可是,讓我們難過的是在他們沒有上大學的意識。還有一天,一個一年級的孩子下午來上課,來得很早,她告訴我們:“她爸爸中午一直在罵她媽媽,她就來學校了。”另一個三年級的孩子告訴我們:“她和弟弟是被過繼給現在的父母的,過幾年,親身父母只來接弟弟。”她的描述淡淡的,沒有一絲悲傷,也許孩子太小還不懂,也許早已對其妥協。這里的孩子就這樣學習、回家、砍柴、做飯,周而復始,小學結束,面臨的是到縣里上初中或者輟學、打工、嫁人。

這里的生活平淡卻總有不經意的改變。來到這里的第二天晚上,突然停電了。屋子里漆黑一片,我們不得不動手拉閘接電線,期間,電線冒出光亮的火花著實嚇到了每個隊員。第三天晚上,學校又突然停水,我們打著手電,探著夜路,拿著十幾米長的管子去村里的山泉引水上來,弄得滿鞋的泥,一臉的水。過慣了大學校園生活的我們,儼然已經適應了這里的生活,挑水,洗衣,做飯,接電線,陪孩子們玩,上課,輔導作業(yè),爬山路送孩子回家......

在這里的五天時間里,我們收到好多孩子畫的畫,寫的信。他們用歪歪扭扭的文字、長長短短的畫筆表達著對我們的喜愛。其中一個四年級小女孩送給我們的畫中附有這樣的文字:“買了一雙巨人的翅膀,還有一對天使的眼睛,如果你喜歡飛翔,我也能為你插上翅膀”。是的,甘蔗地的守候,我們來了!我們愿帶給你們些許的知識,許多的快樂,讓你們插上夢想的翅膀找尋自己的藍天!文字太輕,夢想太重。真心希望能有更多更大的愛心力量投入進來,為他們的夢想插上翅膀!

甘蔗地的守候,笑著仰望群山

今天是2015年1月29日,我們半個月的支教生活已經度過了三分之二的時間。在這些難忘的日子里,一個個聲音不同卻幾乎同時響起的鬧鐘,訴說了支教老師的勤勉;一頓頓不豐盛卻溫馨的飯菜,映襯的支教生活的充實;一張張不是很干凈卻無比純真的笑臉,融化了所有支教教師的心......

27日,是我們計劃好趕集的日子。早晨不到六點鐘,大家便爬起來準備洗漱,卻發(fā)現學校停水了。在太陽還沒有升起來的情況下,大家陸續(xù)的摸黑去山上用山泉水洗漱。而山泉水的清涼,也讓大家更加精神百倍的做好準備。在七點整,大家準時出發(fā)趕往集市。

因為大家都不知道集市的位置,所以事先和幾個孩子約好,帶我們一起去趕集。而有的孩子更是早早的在我們趕集的必經之路上等待。孩子期盼的眼神,我們沒有辦法拒絕,于是我們九個老師和三個孩子一行十二人,便浩浩蕩蕩的出發(fā)了。隨著我們下山的路途,太陽也慢慢的升了起來。然后我們便看到了令我們所有人沉醉的美景。群山之間一片片白霧彌漫的峽谷,渡江的時候水天相接的地平線,幾根竹竿搭成的渡口......完完全全的,不含一絲雜質的自然之美!

到了集市,大家先統(tǒng)一買了接下來要用到的食材,然后各自購買所需的物品。大家滿載而歸,開始了我們幾千米都是上坡的山路。上百斤的食材,能拎的大家爭搶著拎,拎不了的,大家就找個棍子兩個人抬,每個人都汗流浹背,卻沒有一個人叫苦。而我們可愛的孩子,看出我們的疲憊,趁我們在中途休息的時候,偷偷的搶去幾包青菜堅持去拎,不還給我們。他們的臉累的紅紅的,卻堅持的不把袋子還給我們?吹剿麄兇謿鈪s仍舊倔強的說不累。我們心疼的同時,也覺得他們真的更加可愛。我們去集市大約半個小時,回到學校,卻用了兩個多小時。這幾千米的陡峭山路雖然艱苦,卻是我們一生難得的寶貴經歷。

從28日起,我們每天會對三到四個孩子進行家訪。在家訪的過程中,我們有驚喜,但是更多的是對這些孩子的心疼。驚喜的是,無論在學校多么調皮的孩子,到了家里都會很懂事。那些孩子會禮貌的請你進他的家里,會帶你參觀他家里的每個地方,他們會請你坐然后給你倒水,他們也會耐心的給你翻譯他們父母說的布依族的民族語言。在和孩子們以及孩子的父母的談話中,我們了解到有些孩子的父母離異,母親改嫁,父親長期在外打工,而且很少拿錢回家,孩子只能靠哥哥微薄的收入和爺爺奶奶種的一些甘蔗養(yǎng)活。有的孩子母親重病欠下很多錢,父親又意外受傷,還有三個兄弟姐妹,四個孩子都沒有戶口。而這樣的孩子在這里有很多。在這些孩子的心里,從來不曾出現讀書上大學的想法。在他們中,男孩子想的就是早點外出打工掙錢。而女孩子,除了外出打工,還有的就是早早嫁人。想想那些只有十三四歲的孩子就要去外面的世界每天扛著百斤的麻袋,慢慢的壓彎了臂膀;想想那些還在花樣年華的小女孩卻要在背上背著一個嬰兒每天做飯燒柴,我們這些家訪的老師們都濕潤了眼眶。

在29號開會的時候,我們要選擇是二月三日晚上離開還是二月四日離開。最后大家達成一致,我們在四號離開。開始的時候,大家覺得如果四號離開,也許大家不得不面對和孩子們離別,也許我們會忍不住哭泣。可是那有怎樣,難道這些孩子不值得我們?yōu)樗麄冏鲆淮巫铍y的離別?難道這些孩子不值得我們?yōu)樗麄冏鲆淮巫畈簧岬目奁?我知道我會哭,也許我們和孩子們也都一樣。無論如何,這些回憶都一定會永遠的駐在我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

支教生活一天天的過去,孩子們從一開始的好奇和一絲絲的警惕,慢慢的變成了對我們的熟識和依戀。孩子們會畫更多美麗的畫送給我們;他們也會一起把你圍在中間,嘰嘰喳喳的吵著要看我們手機里的照片;他們會用無比憧憬的眼光問我們,外面是怎么美麗的世界;他們也會用略帶失落的語氣詢問我們,是不是我們很快就要離開。記得一個小孩子問了我們的電話后,用讓我們心碎的語氣說,反正你們離開了之后,我們就不會記得彼此。聽到這里,真的有種想要一輩子留在這里的沖動。這里的孩子是這么的可愛,也是這么的讓我們不舍。

我真心希望有那么一天,這些孩子能努力讀書,讓知識為他們插上翅膀,能讓他們飛出大山,飛到外面的世界。

也許未來并不會如此完美,也許現在這些孩子的生活都很艱難,但是從這些孩子臉上看到的,全部是笑臉。我們是這些孩子的老師,可是在這些孩子的身上,我們也學到了很多。在這個群山腳下的偏僻的小學里,我們看每一處景色都需要仰望。就像這些孩子們一直處在這種渺小的世界里?墒撬麄冃χ,揮著手,用天真的心來把這個我們看起來應該是灰色的世界變得絢麗多姿;他們笑著,仰起頭,用無邪的目光看著包圍著他們的這一座座大山。

這是支教的開始,和孩子們在一起整個人都是安靜平和快樂簡單的,我們帶給孩子快樂,拓展他們的眼界,如果可以,每年都希望能幫助到孩子,以支教的形式,或者以其他形式。

讓愛托起明天的太陽。獻愛心并不是我們要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只要我們從心出發(fā),盡力而為,哪怕一個小小的善舉,都會換來陽光燦爛的笑臉。東北林業(yè)大學西部志愿者協會成立以來,一直續(xù)寫著愛的篇章,傳遞愛心,讓愛無限延續(xù)。

推薦閱讀
廉潔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4-09-16
亮點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報  2024-09-19
普安縣融媒體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報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檢察院  2024-09-19
黔西南日報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點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