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仁苗族拿繡
興仁縣苗族拿繡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拿繡構圖嚴謹、對稱、協(xié)調、飽滿,圖案內容取材廣泛,或遠古神話、或動物世界、或花鳥魚蟲、或田園暢想,每幅繡品都有主圖案。繡技有平針繡、辮繡、鎖繡、帶繡、數紗繡、挑繡、皺繡、打籽繡、打結繡、折疊繡、貼繡、彩繡、編繡、破線繡、鑲錫繡等15種之多。根據圖案、配色的需要,采用一兩種繡技,即可繡出形象生動、內涵豐富的繡圖。1983年4月,興仁縣政協(xié)首創(chuàng)興仁縣苗族拿繡工藝廠,承傳苗族人民世世代代的傳統(tǒng)技術,將拿繡技藝應用于制作領帶,對傳統(tǒng)的拿繡文化賦予新的時代氣息,生產出精美的“新秀”牌領帶。苗族拿繡領帶,用色恰到好處,立體感強,質量高,美觀大方,底布柔軟,色彩鮮艷,圖案種類繁多,不起皺、不褪色,是民族紡織文化的一枝奇葩。
興仁苗族拿繡1994年在省城貴陽獲“1993~1994年貴州省優(yōu)秀新產品一等獎”。1995年夏天,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的“’95中國國際產品展覽會”上,苗家女楊仕蘭現場獻藝,精湛的繡技使目睹者傾倒。她不用畫圖,臨場構思,飛針走線,僅一根針一束線一塊布,不大一會功夫,魔術般地繡出了若干種幾何圖案,眾觀者一片嘩然,國際友人連翹大拇指不斷說“OK”。當天北京電視臺播出了這條新聞,首都觀眾通過熒屏一睹從貴州高原而來的苗家姑娘的風采及其高超繡技。后經展覽會組委會評定,興仁縣苗族拿繡工藝廠生產的“新秀”牌領帶榮獲金獎,一時商家紛至沓來,訂單大增。1995年5月,世界各族民間醫(yī)藥大賽頒獎會在紐約舉行,中國赴美專家授獎報告團全體成員佩帶了興仁縣苗族拿繡領帶。1997年3月17日,南昆鐵路在貴州與廣西隆林縣交界處的南盤江上的八渡鎮(zhèn)接軌,該產品被鐵五局選定為慶祝大會上的饋贈禮品。目前興仁苗族拿繡領帶已開發(fā)出多種系列產品,除生產金獎“新秀”牌領帶外還生產其他品牌的領帶及拿繡系列產品,各系列產品在全國大中城市及旅游景區(qū)均有銷售。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