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无码噜噜噜madou 电影|久55久55久亚洲青涩欧洲天堂|欧美1级a高清超碰在线观看95|国产做AAA一区暖暖视频亚洲国产|色五月丁香五月华人永久免费视频|国产精品美女欠久国产色综合|影音AV资源站国产理论片精品|五月伊人国产亚州午夜av

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社會文化

端午話藥市

2014年06月02日 09:03:52來源:亮點黔西南 作者:陳文杰

端午話藥市

陳文杰

 

       也許是現(xiàn)在的社會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也許是人們所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多,也許是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準備和布置太過繁瑣……今天,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氣氛越來越淡,讓我更懷戀兒時的那些節(jié)日。

       那時的人沒有現(xiàn)在這樣忙,每個節(jié)日都會花上幾天的心思去迎接和等待。比如端午節(jié),節(jié)前一天,女主人們就開始打掃庭院、祭祀祖宗、將糯米揀整、剔除石粒、灰頭米、毛稗籽等雜物,淘洗干凈后用清水泡上,碧綠的粽葉也精心分揀出來后與糯谷草一同放在水里浸泡。男主人跑前跑后做些打雜的活路,體力活就是將雄黃放入擂缽中舂細,然后再往擂缽里加入數(shù)十瓣大蒜,繼續(xù)舂,最后把舂好的雄黃和蒜的混合物,兌上水和酒,置于陰涼處,作為灑掃庭院時驅(qū)邪除病的藥物。

       正午太陽當頂陽氣最盛時,每家年長者都會抬出用水稀釋后的雄黃蒜酒在房前屋后灑掃,我們姐弟三人總是跟著祖母去完成這個莊嚴的儀式,祖母一邊用洗鍋掃沾上雄黃水酒到處噴灑,一邊念念有詞,大意是:雄黃老虎君,百病不來侵,敬碗雄黃酒,蛇蟲繞開走。待祖母搞完所有的儀式離去后,我們就靜靜等待雄黃酒的威力發(fā)作,看著磚縫中、墻角里醺醺然爬出來的各種昆蟲,然后將它們一并捉了,放到石坂上排兵布陣,比賽爬行,大家玩到蟲死天黑方止。

       端午節(jié)這天,母親一早就出去買來菖蒲、艾條、蒜頭插掛于門楣之上。我家祖籍黔西南州,老家有三物同插之俗,且有個我非常喜歡又響亮的名目叫“端午三俠”,即菖蒲稱作“辟邪劍”,艾條稱作“除魔鞭”,蒜頭稱作“鎮(zhèn)宅錘”,合稱為“三種武器”,被視為有退蛇蟲、祛病菌、斬妖魔之功效。安順本地只插菖蒲、艾條,三物同插者較為鮮見。

       當一家人吃完粽子沾白糖的早餐后,祖母與母親又開始包餛飩準備中午飯了。這些天來,一直跑龍?zhí)椎母赣H施施然的站起來道:“我?guī)Ш⒆觽兩辖止渌幨校趟麄冋J下藥,順便買點藥回來備用。”臨出門前母親反復交代:“記到買點對葉蓮回來,晚上我要拿來燉雞,多買點曬干留到用,不要只買些無味無道的東西回來。”父親早就被我們姐弟簇擁著走出門來,只留下母親的叮囑在巷子里回蕩。

      《楚歲時記》佚文:“五月五日端午,競采雜藥,人游百藥之間,可治百病,謂之游百病。”可見全國端午日采買雜藥已是古俗,各地皆然。據(jù)稱光緒年間安順端午藥市之盛,甲于黔省。我兒時不知安順藥市于此說是否還有優(yōu)勢,但和近些年安順端午藥市之衰,可謂天淵之別也。

       記憶中的端午藥市,攤點四城皆有,東、西兩街為最。父親告訴我們,攤點上品種單一,菖蒲、艾條為主者必是普通農(nóng)民逢節(jié)氣來賺鹽巴錢的;攤點占地面積大,各種藥品琳瑯滿目,分裝有序者多為待價而沽的專業(yè)藥農(nóng)。人群中攜妻帶子邊指邊看者,多為游百病的市民,在攤點前徘徊討價還價者,多為外地藥商或本地中成藥店出來撿漏的專業(yè)人氏。

       父親如數(shù)家珍地指點各種藥材,這是消食順氣的“隔山消”,那是追風祛濕的“三角楓”,紅的是健脾補血的“雞血藤”,白的是化淤拔毒“獨角蓮”。

       最吸引人的還是打藥攤,攤主多赤膊黑褲,腰扎掌寬板帶,用鹽在空地上撒出一個圈作表演場地,再用鹽撒出幾句江湖套話的文字。攤主先表演一套拳法,接著掌劈紅磚、口吞寶劍等把式,把觀眾吸引過來,行話叫定場。攤主見人逐漸多了,取出一個雞蛋念念有詞,放入一個碗中蓋上手巾,然后對觀眾說:我已經(jīng)對雞蛋施法,一個小時后可孵出小雞來。此言一出人群騷動,交頭接耳,人人不愿離去,等待一起見證奇跡的出現(xiàn)。此時攤主從身后抓出一只大公雞,把雞腿上的毛盡數(shù)拔去,用利刀在雞腿上劃上一刀,雞血如注而出,攤主從葫蘆中倒出藥末,涂于雞腿上,雞血頃刻而止。接下來是更為神奇的事情。攤主取出大鐵釘數(shù)枚,用力插入雞頭,公雞應(yīng)聲倒地抽搐不已。片刻,攤主將大鐵釘從雞頭取出,再將葫蘆中的藥末倒出涂于傷口,公雞重新站立起來,繞場緩行鳴叫不止。觀眾嘖嘖稱奇紛紛解囊購買此藥。我們在父親的拖拽下離場,姐弟三人都嚷嚷著要看小雞出殼,父親笑著說:你們的小雞永遠不會出殼,這是江湖練攤的伎倆,叫“拴馬樁”。他賣的藥叫見血飛又叫還魂草,一種有劇毒的藥,有刺激病人回光返照的功能,但是用量不當會要人命。姐弟三人如夢初醒。

       當年摩肩接踵的擁擠讓人時刻記起,滿街沁人心脾的藥香讓人回味不已,驚悚的街頭表演在記憶中讓人揮之不去。傳統(tǒng)的文化就在這看與問,聽與說,買與賣中潛移默化,薪火相傳并讓人思考明辨。

 

 

 

聲明:轉(zhuǎn)載此文的目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ldqxnw@163.com),我們將及時更正或刪除,謝謝!

我要評論

共有0條評論

熱文排行

24小時 一周 一月

端午話藥市

亮點黔西南 | 2014年06月02日 09:03:52 | 陳文杰

端午話藥市

陳文杰

 

       也許是現(xiàn)在的社會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也許是人們所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多,也許是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準備和布置太過繁瑣……今天,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氣氛越來越淡,讓我更懷戀兒時的那些節(jié)日。

       那時的人沒有現(xiàn)在這樣忙,每個節(jié)日都會花上幾天的心思去迎接和等待。比如端午節(jié),節(jié)前一天,女主人們就開始打掃庭院、祭祀祖宗、將糯米揀整、剔除石粒、灰頭米、毛稗籽等雜物,淘洗干凈后用清水泡上,碧綠的粽葉也精心分揀出來后與糯谷草一同放在水里浸泡。男主人跑前跑后做些打雜的活路,體力活就是將雄黃放入擂缽中舂細,然后再往擂缽里加入數(shù)十瓣大蒜,繼續(xù)舂,最后把舂好的雄黃和蒜的混合物,兌上水和酒,置于陰涼處,作為灑掃庭院時驅(qū)邪除病的藥物。

       正午太陽當頂陽氣最盛時,每家年長者都會抬出用水稀釋后的雄黃蒜酒在房前屋后灑掃,我們姐弟三人總是跟著祖母去完成這個莊嚴的儀式,祖母一邊用洗鍋掃沾上雄黃水酒到處噴灑,一邊念念有詞,大意是:雄黃老虎君,百病不來侵,敬碗雄黃酒,蛇蟲繞開走。待祖母搞完所有的儀式離去后,我們就靜靜等待雄黃酒的威力發(fā)作,看著磚縫中、墻角里醺醺然爬出來的各種昆蟲,然后將它們一并捉了,放到石坂上排兵布陣,比賽爬行,大家玩到蟲死天黑方止。

       端午節(jié)這天,母親一早就出去買來菖蒲、艾條、蒜頭插掛于門楣之上。我家祖籍黔西南州,老家有三物同插之俗,且有個我非常喜歡又響亮的名目叫“端午三俠”,即菖蒲稱作“辟邪劍”,艾條稱作“除魔鞭”,蒜頭稱作“鎮(zhèn)宅錘”,合稱為“三種武器”,被視為有退蛇蟲、祛病菌、斬妖魔之功效。安順本地只插菖蒲、艾條,三物同插者較為鮮見。

       當一家人吃完粽子沾白糖的早餐后,祖母與母親又開始包餛飩準備中午飯了。這些天來,一直跑龍?zhí)椎母赣H施施然的站起來道:“我?guī)Ш⒆觽兩辖止渌幨,教他們認下藥,順便買點藥回來備用。”臨出門前母親反復交代:“記到買點對葉蓮回來,晚上我要拿來燉雞,多買點曬干留到用,不要只買些無味無道的東西回來。”父親早就被我們姐弟簇擁著走出門來,只留下母親的叮囑在巷子里回蕩。

      《楚歲時記》佚文:“五月五日端午,競采雜藥,人游百藥之間,可治百病,謂之游百病。”可見全國端午日采買雜藥已是古俗,各地皆然。據(jù)稱光緒年間安順端午藥市之盛,甲于黔省。我兒時不知安順藥市于此說是否還有優(yōu)勢,但和近些年安順端午藥市之衰,可謂天淵之別也。

       記憶中的端午藥市,攤點四城皆有,東、西兩街為最。父親告訴我們,攤點上品種單一,菖蒲、艾條為主者必是普通農(nóng)民逢節(jié)氣來賺鹽巴錢的;攤點占地面積大,各種藥品琳瑯滿目,分裝有序者多為待價而沽的專業(yè)藥農(nóng)。人群中攜妻帶子邊指邊看者,多為游百病的市民,在攤點前徘徊討價還價者,多為外地藥商或本地中成藥店出來撿漏的專業(yè)人氏。

       父親如數(shù)家珍地指點各種藥材,這是消食順氣的“隔山消”,那是追風祛濕的“三角楓”,紅的是健脾補血的“雞血藤”,白的是化淤拔毒“獨角蓮”。

       最吸引人的還是打藥攤,攤主多赤膊黑褲,腰扎掌寬板帶,用鹽在空地上撒出一個圈作表演場地,再用鹽撒出幾句江湖套話的文字。攤主先表演一套拳法,接著掌劈紅磚、口吞寶劍等把式,把觀眾吸引過來,行話叫定場。攤主見人逐漸多了,取出一個雞蛋念念有詞,放入一個碗中蓋上手巾,然后對觀眾說:我已經(jīng)對雞蛋施法,一個小時后可孵出小雞來。此言一出人群騷動,交頭接耳,人人不愿離去,等待一起見證奇跡的出現(xiàn)。此時攤主從身后抓出一只大公雞,把雞腿上的毛盡數(shù)拔去,用利刀在雞腿上劃上一刀,雞血如注而出,攤主從葫蘆中倒出藥末,涂于雞腿上,雞血頃刻而止。接下來是更為神奇的事情。攤主取出大鐵釘數(shù)枚,用力插入雞頭,公雞應(yīng)聲倒地抽搐不已。片刻,攤主將大鐵釘從雞頭取出,再將葫蘆中的藥末倒出涂于傷口,公雞重新站立起來,繞場緩行鳴叫不止。觀眾嘖嘖稱奇紛紛解囊購買此藥。我們在父親的拖拽下離場,姐弟三人都嚷嚷著要看小雞出殼,父親笑著說:你們的小雞永遠不會出殼,這是江湖練攤的伎倆,叫“拴馬樁”。他賣的藥叫見血飛又叫還魂草,一種有劇毒的藥,有刺激病人回光返照的功能,但是用量不當會要人命。姐弟三人如夢初醒。

       當年摩肩接踵的擁擠讓人時刻記起,滿街沁人心脾的藥香讓人回味不已,驚悚的街頭表演在記憶中讓人揮之不去。傳統(tǒng)的文化就在這看與問,聽與說,買與賣中潛移默化,薪火相傳并讓人思考明辨。

 

 

 

聲明:轉(zhuǎn)載此文的目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ldqxnw@163.com),我們將及時更正或刪除,謝謝!

推薦閱讀
廉潔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4-09-16
亮點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報  2024-09-19
黔西南日報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檢察院  2024-09-19
普安縣融媒體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報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點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