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无码噜噜噜madou 电影|久55久55久亚洲青涩欧洲天堂|欧美1级a高清超碰在线观看95|国产做AAA一区暖暖视频亚洲国产|色五月丁香五月华人永久免费视频|国产精品美女欠久国产色综合|影音AV资源站国产理论片精品|五月伊人国产亚州午夜av

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文化交流

馬擺大山游記(作者:方卿.散文)

2016年09月03日 15:58:41來源:亮點黔西南 作者:方卿
五月中旬,到威寧老表家吃酒。
閑談中,我問老表威寧的名山大川是哪里?他說應數(shù)馬擺大山,該山海拔高2763米,比第一高峰韭菜坪矮137米,算貴州第二高峰。聽說是貴州第二高峰,我的精神為之一振,就纏著老表一定要帶我去領略那2763米的高度。
五月十六日早上六點,天氣晴和,我和老表在縣城租了一輛面包車,直朝麻乍鄉(xiāng)而來。麻乍鄉(xiāng)就是馬擺大山所在鄉(xiāng)鎮(zhèn),屬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距縣城40公里,地處滇黔交界,隸屬烏蒙山脈,是重要的兩省地理分界線。
路面雖然是瀝青或水泥鋪就,但是彎彎拐拐,坡度較大,花了兩個半小時左右,我們才來到麻乍鄉(xiāng)馬擺山下的巖格箐村。老表說,巖格箐村在馬擺山下,距馬擺大山最高峰約五公里,是一個風景優(yōu)美的回族村落。
由于風景迷人,面包車慢慢行走在巖格箐的鄉(xiāng)間硬化路上。我搖下窗玻璃,只見山地河谷相間,丘壩并存,錯落有致的青瓦洋房隨處可見;農田整齊劃一,田園風光山水互映,就像一幅絕美的山水田園畫!
我們把車停在村頭,眺望巖格箐四維風景:東可見馬擺河,南可覽大山,西可眺牛欄,北可望草海;東南西北各有千秋,風光無限,盡飽眼福!
老表說這巖格箐他有一老庚,不妨相約他一道上馬擺大山。于是我們又上車朝村中走去。來到老表老庚家,他熱情地接待了我們。老表說明來意,他說喝杯茶再走。于是,熱騰騰的回族紅茶便擱在我們面前。
老表老庚很健談,他聽說我是《黔西南日報》特約記者,于是興致勃勃地給我講起了他們巖格村的“紅色故事”,叫我?guī)兔π麄餍麄鳌N艺f求之不得。
他說,據(jù)老人們傳說,解放戰(zhàn)爭時期,鄧小平、彭德懷曾率部與國民黨的軍隊在此地開戰(zhàn)。戰(zhàn)爭及其慘烈,死者不計其數(shù)。戰(zhàn)事發(fā)生在巖格箐一個兩山對壘的山溝里,當時炮聲隆隆,溝壑槍林彈雨,從早晨一直持續(xù)到傍晚。戰(zhàn)斗結束后,漫山遍野都是將士們的尸體,山溝底部血流成河。當年發(fā)生戰(zhàn)爭的地方,至今草木凋零,空白處仍然一片焦土。在雜草中,依稀還能找到當年的槍彈殘片。
1936年,紅軍長征時,賀龍、肖克曾率紅二、六軍團轉戰(zhàn)烏蒙時,經(jīng)過巖格箐并在此地扎營。巖格加油站附近清真寺旁,有三棵600年歷史的三角楓樹,當時部隊曾將戰(zhàn)馬栓在楓樹上,其中一匹戰(zhàn)馬就是賀龍將軍的坐騎。他說,游馬擺山回來一定帶我去看看那三棵有故事的楓樹。
接著,他又講了一個當年紅軍嚴明軍紀的故事。1936年3月19日,六軍團宿營于麻乍壩海營。當時壩海營有60余戶人家。次日凌晨五點左右,一個紅軍戰(zhàn)士手執(zhí)火把去回民楊小發(fā)家喂馬,不慎點燃了楊家屋角堆放的稻草,頓時延及樓笆、房頂。紅軍戰(zhàn)士雖奮力撲救,終因天干風大,難以撲滅,結果燒毀了20余戶人家的房屋財產。六軍團政委王震等領導當即決定賠償群眾損失,用一床墊單鋪在河岸上堆放銀元,讓群眾自報損失分別給予賠償。共計賠償了兩千塊大洋;并對不慎失火的戰(zhàn)士作了嚴肅處理;還張貼布告,以儆后續(xù)部隊。
紅軍走后,當?shù)厝罕娍滟澕t軍紀律嚴明,編了一首歌謠:天色還不明,火燒壩海營。紅軍要起身,賠了一馱銀!
我們在老表老庚家喝了幾杯茶,擺了一氣“龍門陣”之后,三人便上車直向馬擺大山主峰而去。車來到主峰下的巖旋,老表老庚說上不去了,于是便將車停在公路邊。我們帶上干糧和水,徒步攀登。
大約爬了一個半小時,我們來到馬擺大山的半山腰,這里地勢平緩,生長著翠綠的樹木,其中夾生八角樹、江子樹和野竹林。再往上,有野生大葉白杜鵑上千畝,正在爭妍斗艷,美麗至極,就像給馬擺大山系上一條白色的腰帶。
過了杜鵑林,是一片面積約五百畝的野生巴迪松。這些小松樹不知在這里生長了多少年,但樹高只有十多厘米,枝條間綴滿了累累松果。此外,山間還長有馬刺、羊奶果、粘草籽等高山野生植物,以及常規(guī)種植的蕎麥、馬鈴薯等高山農作物。很多人在這里放牧;牛羊成群,云雀歡叫、山歌悠悠......走在這里,就像走進一個遠古童話。
悠然,一首清脆的山歌穿過叢林飄然而來:
哥是哪里來的客,細皮嫩肉臉也白。
問哥可是行家手,可會唱歌吹木葉?
老表老庚唱山歌也很在行,想都不用想,馬上一首回了過去:
哥家不是遠方客,巖格箐里采花耶(哥的意思)。
山歌木葉隨妹選,陪妹唱到老天黑!
“老庚,你陪她唱到天黑,我們哪有時間去觀光嘛!”老表說。
嘿嘿!逗她玩呢!”老表老庚說,接著一首山歌飛過去:
馬擺大山高又高,遇見妹家哥心焦。
仁義妹子歌喉好,哥家有事不能聊!
那邊妹子豈肯放過:
馬擺大山高又高,哥家伙兒彪又彪。
起好歌頭哥要走,惹得妹家好心焦!
......
老表老庚和那未露面的妹子大概對了十來首,后來扯了張木葉吹起“過山調”,我們才起步朝馬擺山頂走去。
馬擺大山山頂平緩,但山勢陡峭,山體龐大,巍峨雄壯,氣勢恢宏。山上冷風習習,一下子便把我們一路攀登的倦意和燥熱吹到“瓜哇國”去了。
極目遠眺,只見萬千山頭由云南迤邐而來,蜿蜒起伏,如群馬奔騰,簇擁著西南第二高峰的馬擺大山。此時,有騎上超級馬背的感覺,遠山層層疊疊,一并小去;東(川)、昭(通)、彝(良)、宣(威)各縣盡收眼底;在此觀看“高原明珠”草海,恰如大山舉起的一杯醇酒;再看東面,大自然的風化雕鑿,使山體懸崖跌落萬丈溝壑。
回眸近觀,一座復合型的高山大草原,大山上有草坪、草坡、山梁、峽谷、海子等風光。
老表說,這里可謂“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并有“一山一灣,一灣一灘”的奇景,溪流還匯成高海拔的“馬擺天池”和眾多瀑布。威寧史上曾為彝族土司烏撒家統(tǒng)治,而馬擺大山一帶屬烏撒侄子馬擺家的地盤,故名。高山上有龍?zhí)毒攀趴,為南嶺最大,亦產銀、銅、鉛、鐵各礦。馬擺大山東緣懸崖萬丈、溝壑幽深,常因陰晴變化,云波詭譎,氣象萬千。在起霧時,如逢陽光斜照,山下還會形成“佛光”的奇景。因為特殊的地域地貌,馬擺大山的高山草原,被稱作“美麗得讓人落淚的草原”,每個季節(jié)都有不同的風景,吸引著遠方游客慕名而來。
老表老庚說,馬擺大山南麓,流淌著一條歷史久遠、神奇靈動的馬擺河,河水流量隨著旱雨季的交替而增減。該河流屬珠江水系的上游支流,大小源頭數(shù)十處,河水終年四季奔騰不息。
每到春天,檸檬色的柳絮長長地垂到水面上,條條細絲布滿點點鵝黃,妝上淺綠色的袖珍蝴蝶結;高大、蒼勁的樹桿支撐起頂上藍藍的天空;緩緩飄過的云朵潔白無暇。這一切倒影在水中,就是一幅令人陶醉的畫卷。岸上,蝴蝶戀花,蜜蜂采蕊,清香四溢,猶如人間仙境!夏季時節(jié),雨量充沛,河水流量大增,懸崖峭壁之間一瀉千里,猶如千軍萬馬,在兩山之間隆隆作響,怒吼狂奔。每個晴朗的早晨,兩岸升騰半山云霧,橫亙延綿的馬擺余脈山嵐疊翠,繚繞著無限的詩情畫意。夜晚樹梢可攬月,蛐蛐兒接替知了譜奏夜曲。秋天,岸上紅葉片片,漫山金黃。冬季,風輕云淡,少有雨雪。四季的更替換裝,給馬擺陡增了無限的神秘......
老表和老表老庚的介紹,使我對馬擺大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奈何匆忙的行程和有限的時間,只能對馬擺大山觀看和了解個大概,其變化多端的美景,只有等到不同的季節(jié)來觀賞和品味了。
我坐在馬擺山的草原上百度搜索,這樣一段文字映入眼簾:2008年,貴州省旅游經(jīng)濟研究所專家在威寧自治縣進行鄉(xiāng)村旅游規(guī)劃考察時,對馬擺大山的獨特旅游資源作了很高的評介,稱這種海拔較高、景觀獨特的高山大草原在貴州省十分罕見,具有極高的開發(fā)價值,適宜開發(fā)草原卡丁車、高山草原飆車、熱氣球、滑翔傘、賽馬、羊拉雪橇、野營露宿等項目。
現(xiàn)在,有關部門已修通了直通山頂?shù)挠吐泛褪。我想,貴州今年喜獲全國山地旅游示范省;值此機遇,將其打造成為標準較高、項目獨特、國內唯一的高山草原綜合旅游景區(qū),應該不是夢了。
聲明:轉載此文的目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ldqxnw@163.com),我們將及時更正或刪除,謝謝!

我要評論

共有0條評論

熱文排行

24小時 一周 一月

馬擺大山游記(作者:方卿.散文)

亮點黔西南 | 2016年09月03日 15:58:41 | 方卿
五月中旬,到威寧老表家吃酒。
閑談中,我問老表威寧的名山大川是哪里?他說應數(shù)馬擺大山,該山海拔高2763米,比第一高峰韭菜坪矮137米,算貴州第二高峰。聽說是貴州第二高峰,我的精神為之一振,就纏著老表一定要帶我去領略那2763米的高度。
五月十六日早上六點,天氣晴和,我和老表在縣城租了一輛面包車,直朝麻乍鄉(xiāng)而來。麻乍鄉(xiāng)就是馬擺大山所在鄉(xiāng)鎮(zhèn),屬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距縣城40公里,地處滇黔交界,隸屬烏蒙山脈,是重要的兩省地理分界線。
路面雖然是瀝青或水泥鋪就,但是彎彎拐拐,坡度較大,花了兩個半小時左右,我們才來到麻乍鄉(xiāng)馬擺山下的巖格箐村。老表說,巖格箐村在馬擺山下,距馬擺大山最高峰約五公里,是一個風景優(yōu)美的回族村落。
由于風景迷人,面包車慢慢行走在巖格箐的鄉(xiāng)間硬化路上。我搖下窗玻璃,只見山地河谷相間,丘壩并存,錯落有致的青瓦洋房隨處可見;農田整齊劃一,田園風光山水互映,就像一幅絕美的山水田園畫!
我們把車停在村頭,眺望巖格箐四維風景:東可見馬擺河,南可覽大山,西可眺牛欄,北可望草海;東南西北各有千秋,風光無限,盡飽眼福!
老表說這巖格箐他有一老庚,不妨相約他一道上馬擺大山。于是我們又上車朝村中走去。來到老表老庚家,他熱情地接待了我們。老表說明來意,他說喝杯茶再走。于是,熱騰騰的回族紅茶便擱在我們面前。
老表老庚很健談,他聽說我是《黔西南日報》特約記者,于是興致勃勃地給我講起了他們巖格村的“紅色故事”,叫我?guī)兔π麄餍麄。我說求之不得。
他說,據(jù)老人們傳說,解放戰(zhàn)爭時期,鄧小平、彭德懷曾率部與國民黨的軍隊在此地開戰(zhàn)。戰(zhàn)爭及其慘烈,死者不計其數(shù)。戰(zhàn)事發(fā)生在巖格箐一個兩山對壘的山溝里,當時炮聲隆隆,溝壑槍林彈雨,從早晨一直持續(xù)到傍晚。戰(zhàn)斗結束后,漫山遍野都是將士們的尸體,山溝底部血流成河。當年發(fā)生戰(zhàn)爭的地方,至今草木凋零,空白處仍然一片焦土。在雜草中,依稀還能找到當年的槍彈殘片。
1936年,紅軍長征時,賀龍、肖克曾率紅二、六軍團轉戰(zhàn)烏蒙時,經(jīng)過巖格箐并在此地扎營。巖格加油站附近清真寺旁,有三棵600年歷史的三角楓樹,當時部隊曾將戰(zhàn)馬栓在楓樹上,其中一匹戰(zhàn)馬就是賀龍將軍的坐騎。他說,游馬擺山回來一定帶我去看看那三棵有故事的楓樹。
接著,他又講了一個當年紅軍嚴明軍紀的故事。1936年3月19日,六軍團宿營于麻乍壩海營。當時壩海營有60余戶人家。次日凌晨五點左右,一個紅軍戰(zhàn)士手執(zhí)火把去回民楊小發(fā)家喂馬,不慎點燃了楊家屋角堆放的稻草,頓時延及樓笆、房頂。紅軍戰(zhàn)士雖奮力撲救,終因天干風大,難以撲滅,結果燒毀了20余戶人家的房屋財產。六軍團政委王震等領導當即決定賠償群眾損失,用一床墊單鋪在河岸上堆放銀元,讓群眾自報損失分別給予賠償。共計賠償了兩千塊大洋;并對不慎失火的戰(zhàn)士作了嚴肅處理;還張貼布告,以儆后續(xù)部隊。
紅軍走后,當?shù)厝罕娍滟澕t軍紀律嚴明,編了一首歌謠:天色還不明,火燒壩海營。紅軍要起身,賠了一馱銀!
我們在老表老庚家喝了幾杯茶,擺了一氣“龍門陣”之后,三人便上車直向馬擺大山主峰而去。車來到主峰下的巖旋,老表老庚說上不去了,于是便將車停在公路邊。我們帶上干糧和水,徒步攀登。
大約爬了一個半小時,我們來到馬擺大山的半山腰,這里地勢平緩,生長著翠綠的樹木,其中夾生八角樹、江子樹和野竹林。再往上,有野生大葉白杜鵑上千畝,正在爭妍斗艷,美麗至極,就像給馬擺大山系上一條白色的腰帶。
過了杜鵑林,是一片面積約五百畝的野生巴迪松。這些小松樹不知在這里生長了多少年,但樹高只有十多厘米,枝條間綴滿了累累松果。此外,山間還長有馬刺、羊奶果、粘草籽等高山野生植物,以及常規(guī)種植的蕎麥、馬鈴薯等高山農作物。很多人在這里放牧;牛羊成群,云雀歡叫、山歌悠悠......走在這里,就像走進一個遠古童話。
悠然,一首清脆的山歌穿過叢林飄然而來:
哥是哪里來的客,細皮嫩肉臉也白。
問哥可是行家手,可會唱歌吹木葉?
老表老庚唱山歌也很在行,想都不用想,馬上一首回了過去:
哥家不是遠方客,巖格箐里采花耶(哥的意思)。
山歌木葉隨妹選,陪妹唱到老天黑!
“老庚,你陪她唱到天黑,我們哪有時間去觀光嘛!”老表說。
嘿嘿!逗她玩呢!”老表老庚說,接著一首山歌飛過去:
馬擺大山高又高,遇見妹家哥心焦。
仁義妹子歌喉好,哥家有事不能聊!
那邊妹子豈肯放過:
馬擺大山高又高,哥家伙兒彪又彪。
起好歌頭哥要走,惹得妹家好心焦!
......
老表老庚和那未露面的妹子大概對了十來首,后來扯了張木葉吹起“過山調”,我們才起步朝馬擺山頂走去。
馬擺大山山頂平緩,但山勢陡峭,山體龐大,巍峨雄壯,氣勢恢宏。山上冷風習習,一下子便把我們一路攀登的倦意和燥熱吹到“瓜哇國”去了。
極目遠眺,只見萬千山頭由云南迤邐而來,蜿蜒起伏,如群馬奔騰,簇擁著西南第二高峰的馬擺大山。此時,有騎上超級馬背的感覺,遠山層層疊疊,一并小去;東(川)、昭(通)、彝(良)、宣(威)各縣盡收眼底;在此觀看“高原明珠”草海,恰如大山舉起的一杯醇酒;再看東面,大自然的風化雕鑿,使山體懸崖跌落萬丈溝壑。
回眸近觀,一座復合型的高山大草原,大山上有草坪、草坡、山梁、峽谷、海子等風光。
老表說,這里可謂“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并有“一山一灣,一灣一灘”的奇景,溪流還匯成高海拔的“馬擺天池”和眾多瀑布。威寧史上曾為彝族土司烏撒家統(tǒng)治,而馬擺大山一帶屬烏撒侄子馬擺家的地盤,故名。高山上有龍?zhí)毒攀趴,為南嶺最大,亦產銀、銅、鉛、鐵各礦。馬擺大山東緣懸崖萬丈、溝壑幽深,常因陰晴變化,云波詭譎,氣象萬千。在起霧時,如逢陽光斜照,山下還會形成“佛光”的奇景。因為特殊的地域地貌,馬擺大山的高山草原,被稱作“美麗得讓人落淚的草原”,每個季節(jié)都有不同的風景,吸引著遠方游客慕名而來。
老表老庚說,馬擺大山南麓,流淌著一條歷史久遠、神奇靈動的馬擺河,河水流量隨著旱雨季的交替而增減。該河流屬珠江水系的上游支流,大小源頭數(shù)十處,河水終年四季奔騰不息。
每到春天,檸檬色的柳絮長長地垂到水面上,條條細絲布滿點點鵝黃,妝上淺綠色的袖珍蝴蝶結;高大、蒼勁的樹桿支撐起頂上藍藍的天空;緩緩飄過的云朵潔白無暇。這一切倒影在水中,就是一幅令人陶醉的畫卷。岸上,蝴蝶戀花,蜜蜂采蕊,清香四溢,猶如人間仙境!夏季時節(jié),雨量充沛,河水流量大增,懸崖峭壁之間一瀉千里,猶如千軍萬馬,在兩山之間隆隆作響,怒吼狂奔。每個晴朗的早晨,兩岸升騰半山云霧,橫亙延綿的馬擺余脈山嵐疊翠,繚繞著無限的詩情畫意。夜晚樹梢可攬月,蛐蛐兒接替知了譜奏夜曲。秋天,岸上紅葉片片,漫山金黃。冬季,風輕云淡,少有雨雪。四季的更替換裝,給馬擺陡增了無限的神秘......
老表和老表老庚的介紹,使我對馬擺大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奈何匆忙的行程和有限的時間,只能對馬擺大山觀看和了解個大概,其變化多端的美景,只有等到不同的季節(jié)來觀賞和品味了。
我坐在馬擺山的草原上百度搜索,這樣一段文字映入眼簾:2008年,貴州省旅游經(jīng)濟研究所專家在威寧自治縣進行鄉(xiāng)村旅游規(guī)劃考察時,對馬擺大山的獨特旅游資源作了很高的評介,稱這種海拔較高、景觀獨特的高山大草原在貴州省十分罕見,具有極高的開發(fā)價值,適宜開發(fā)草原卡丁車、高山草原飆車、熱氣球、滑翔傘、賽馬、羊拉雪橇、野營露宿等項目。
現(xiàn)在,有關部門已修通了直通山頂?shù)挠吐泛褪。我想,貴州今年喜獲全國山地旅游示范省;值此機遇,將其打造成為標準較高、項目獨特、國內唯一的高山草原綜合旅游景區(qū),應該不是夢了。

聲明:轉載此文的目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ldqxnw@163.com),我們將及時更正或刪除,謝謝!

推薦閱讀
廉潔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4-09-16
亮點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報  2024-09-19
普安縣融媒體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報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檢察院  2024-09-19
黔西南日報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點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