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繡大花轎抬進武漢歷史 被武漢博物館收藏
昨日,由漢繡傳人、武漢市民間工藝家任本榮精心設計、繡制的漢繡大花轎,被工作人員抬進武漢市博物館收藏。作為一件特殊展品,它將在16日開幕的“武漢近現(xiàn)代歷史陳列展”上,首次與觀眾見面。
據(jù)介紹,這乘漢繡大花轎,是任本榮依據(jù)少時當學徒時的記憶設計,共請了20名繡工,耗時3個月完成。大花轎骨架由武漢著名民間藝術家劉國瑞制作,選料做工考究!按宿I為八人抬大花轎,為舊時武漢地區(qū)官紳人家迎親專用!比伪緲s說,他還將再完成一乘四抬花轎的設計與繡制,讓今人更全面了解舊時武漢婚慶習俗。
記者看到,花轎轎身繡滿“獨占鰲頭”、“蓮生貴子”、“龍鳳呈祥”、“福壽雙全”、“雙鳳朝陽”等傳統(tǒng)喜慶圖案。卷起轎簾,推開轎門,轎內還呈放著一塊繡有大喜字的漢繡大蓋頭。
令人不解的是,轎頂為“丹鳳起飛”造型,轎門前沿卻繡有“龍門”二字。老人娓娓道出原因,舊時武漢迎親風俗是由新郎先乘迎親花轎到女方家,然后出“龍門”迎親,表示新郎已“成人”。新娘進轎時,則面前朝方,身體往后慢慢退進入轎內。新郎此時坐上另一乘轎子,迎娶新娘回家。
據(jù)市博有關負責人介紹,漢繡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也是漢派民間工藝的杰出代表,漢繡大花轎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也有獨特的文物價值,每個細節(jié)都體現(xiàn)出老武漢的婚慶習俗。
73歲的任本榮12歲從藝,目前為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曾繡制迎接香港回歸的大幡等50余件代表作飲譽海內外。
了解黔西南更多最新資訊,盡在亮點黔西南網(wǎng)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免費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