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淮劇《武訓先生》看精品打磨(墻內看花)
國家藝術基金滾動資助項目、上海淮劇團創(chuàng)排的都市新淮劇《武訓先生》日前在北京上演,反響熱烈。
國家藝術基金滾動資助項目,是國家藝術基金在一般項目完成結項之后,再選出優(yōu)秀劇目,給予進一步的滾動資助,也就是二次資助。2018年,國家藝術基金評選出了16個滾動資助項目,有5部是地方戲曲,淮劇《武訓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武訓先生》于2015年立項,2016年申請了國家藝術基金。該劇由韓劍英執(zhí)導,也是劇作家羅懷臻和表演藝術家梁偉平繼《金龍與蜉蝣》和《西楚霸王》之后的第三次合作,講述了“一代奇丐”武訓以殉道的精神投身民間教育的故事,是上;磩F“都市新淮劇”三部曲的第三部。
2017年5月,淮劇《武訓先生》一經推出,引起極大關注,在半年多的時間里演出40場,方方面面對這部戲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大家認為這部戲擺脫了纏繞在武訓身上的各種質疑或者評判,回歸到一個人本來應該具有的面目當中,塑造了武訓現(xiàn)在的形象,詮釋了卑微和崇高、貧窮和富有的深刻內涵,是一部富有藝術魅力和現(xiàn)實意義的優(yōu)秀作品。
按照常理,一部戲如果首演之后觀眾和市場反響好,輿論評價也好,主創(chuàng)團隊跟演員是容易有一種信賴感和滿足感的,就沒有動力再進行修改和打磨了。然而,一部精品的誕生恰恰需要不斷地修改和打磨。
用什么來倒逼院團進行作品的精心打磨?光靠自覺和鼓勵是不夠的,還需要資金和機制。2018年,《武訓先生》獲得國家藝術資金滾動資助。滾動資助項目聚焦于改,以改為主!段溆栂壬窂牡谝槐、第二遍,一改再改,此次演出版本跟2017年相比,已發(fā)生不少變化,包括一些情節(jié)的設置、一些行動的增加,一些文本的措詞,還有舞臺的呈現(xiàn),都有所改變和精進。這種打磨讓這部戲變得更為完滿,更有力度。
下一步,《武訓先生》還要再接受新一輪的評審和修改,以全國的創(chuàng)作為參照,按照更高的藝術標準,再修改、再提升。也只有這樣不斷打磨,精益求精,才會有更多像《武訓先生》一樣的優(yōu)秀作品,能夠向著精品,向著高峰繼續(xù)攀登。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