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龍推行省院縣館合作 攜手弘揚黔劇非遺文化
6月17日,貴州省黔劇院非遺傳習(xí)基地授牌儀式在安龍縣金荷銘都廣場舉行,同時拉開了貴州省黔劇院、安龍縣2022年“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文藝演出的序幕。
黔劇是由說唱藝術(shù)貴州揚琴搬上舞臺扮演而創(chuàng)立的新興地方劇種,古稱文琴戲,1960年2月,中共貴州省委正式命名為黔劇,在安龍有著悠久的歷史。據(jù)《安龍縣志》記載,早在明清時期,興義府安龍總兵蔣宗翰就在此組建了專業(yè)的揚琴(演出班子,黔劇作為當?shù)厝嗣袢罕娤矏鄣牡胤絼》N,在安龍被廣為傳承下來,直到上世紀70年代后期,安龍黔劇團被撤銷。2009年,安龍縣黔劇藝術(shù)團成立,成為貴州省唯一一個縣級黔劇藝術(shù)團,其編排的《龍城驚變》《少年張之洞》《知府添燈油》《南祥姑娘》《荷花姐妹》等劇目參加了省、州、縣演出,并獲得省級獎項和州級表彰。同年年底,《安龍黔劇》被省政府列為第三批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此次省黔劇院把安龍縣列為非遺傳習(xí)基地,通過省院館攜手合作,讓“黔劇”這一非遺瑰寶進一步得到傳承和弘揚,致力打造貴州歷史文化名城“加油安龍、美美與共”旅游文化藝術(shù)精品。
出席授牌儀式的嘉賓和領(lǐng)導(dǎo)有貴州省黔劇院院長、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朱宏,貴州省黔劇院副院長、國家一級演員陳林及縣人大、政府、政協(xié)主要或分管領(lǐng)導(dǎo),縣宣傳文化部門負責人,貴州省黔劇院副院長陳林向安龍縣文化館館長晏順麗授牌。
(岑 侃)
責編:王湛

頻道推薦
精彩圖片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