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謨駐村領導干部:同心同苦實幫扶 齊心協(xié)力奔小康
同心同苦實幫扶 齊心協(xié)力奔小康
——望謨縣駐村領導干部幫扶工作側記
黔西南州望謨縣以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根據(jù)縣情,結合黨建扶貧、精準幫扶等工作,通過幫助創(chuàng)業(yè)、給予物資、修建公路等方式,全面實抓民生工作,聽民聲,解民困,化民憂,辦實事,有效推動同步小康建設。
真幫實扶促增收 脫貧致富助小康
為了幫助困難家庭排憂解難,使幫扶對象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早點走出困境,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林鳳娥對王母街道困難戶龍海全、廖國鳳、黃昌松三戶開展了快速精準幫扶工作。今年4月25,通過實地走訪,了解到龍海全及廖國鳳有找路子創(chuàng)業(yè)的想法后,林部長結合分管工作實際及時與相關部門溝通協(xié)調(diào),確定在銀座大廈菜市場為其租用兩個攤點,解決他們的創(chuàng)業(yè)難問題。4月28日早上天蒙蒙亮,林部長便帶著幫扶對象到銀座大樓看攤點,并對有關行情進行了解,希望能夠盡快找到商機,走上致富的道路。
林部長此次快速精準幫扶,讓群眾切實感受到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干部作風的轉變。據(jù)統(tǒng)計,縣委常委班子堅持圍繞“四風”方面的109項問題進行立行立改,截至目前,已經(jīng)整改74項,占67%;正在整改22項,占20%;剩余13項條件不成熟的已納入下步長期整改,確保整改全覆蓋。
助解民需送器材 解民所困不言謝
“謝謝你們,有了這些機器,我們再也不用跑幾個公里路到鎮(zhèn)上復印戶口本、身份證了!”村里一位年過六旬的老人拉著楊大洪老師的手激動地說。
“老人家,不用謝!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楊大洪老師握住老人的手親切地說。
5月13日,望謨縣三中為黨建對口扶貧點石屯鎮(zhèn)拉袍村送去桌椅等辦公用品后,為徹底解決拉袍村村委辦公器材缺乏、村委和村民打印材料不便等問題,又為拉袍村送去了電腦、打印復印機,連同線路、燈具等器材送至村委會,并委托學校駐村干部楊大洪老師為其進行安裝,同時出資為村委會辦公室、活動室安裝防盜窗。通過送辦公桌椅和電腦、打印復印機等器材,解決了群眾打印、復印的問題,村級活動室更加趨于規(guī)范化,極大便利了當?shù)匕傩盏纳睢?/p>
心系苗寨修公路 傾情幫扶解民憂
“再過一個月,我們村的這條路就能修好了,孩子們上學不再爬很陡的坡了,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啊。”高寨村新當選的村主任李小韋激動地告訴筆者。
高寨村位于望謨縣郊納鎮(zhèn)的東南面,轄10個組,340戶, 2151人,其中苗族人口1787人,點總人口的83.1%,交通閉塞,經(jīng)濟發(fā)展滯后,是一個典型的少數(shù)民族貧困村。
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高寨村是望謨縣扶貧辦的“聯(lián)鄉(xiāng)、駐村”幫扶點,縣扶貧辦明確專人駐村蹲點指導,調(diào)研中,得知該村采山坪組至長石干小學長達3公里的山路至今未通公路,全組60多名學生上學時要爬很陡的山路才到達學校,特別是雨雪天氣學生上學更是舉步艱難,修通到達學校的道路成了村民亟盼解決的民生問題。為幫助解決老百姓修通通組道路,縣扶貧辦與鎮(zhèn)、村兩級班子協(xié)商并達成共識,由縣扶貧辦解決資金10萬元,鎮(zhèn)黨委政府多方協(xié)調(diào)資金10.6萬元,總共投入資金20.6萬元,由高寨村“兩委”負責組織實施和道路的質量監(jiān)督。目前,這段公路已投入使用,解決了學生上學和村民出行難等問題。(付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