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一個警號與一對父子
“當警察是我最無悔的選擇。”
參加警察考試之前,張瑞按照母親的意愿報考工商銀行和公路局都取得了入圍資格,但一想到就要放棄自己兒時的警察夢想便猶豫了。轉輾反側幾日之后,張瑞毅然決然的堅定了自己的初心——報考人民警察。
2016年,張瑞通過層層選拔正式加入了公安隊伍。從此,他便沿著父親曾經(jīng)走過的路,踏上了守護平安的人生新征程。
子承父業(yè),沿用警號
2017年11月,新警授銜儀式上,張瑞接過一個特殊的警號——父親曾經(jīng)用過的警號,正式成為了一名人民警察。
關于張瑞沿用這個警號,其實也只是一個偶然。當時選警號的時候,因為沒有現(xiàn)成的警號可以用。而張瑞的父親退休后,警號就被他珍藏了起來,沒人使用。張瑞突發(fā)奇想,自己能不能直接使用父親的警號呢?
張瑞向單位匯報了自己的想法,征得單位的同意后,他沿用了父親的警號。
“剛用我爸警號那會兒,還不覺得什么,只是有一次我出門辦公,遇到個老民警,他認出了這個警號,拉著我談了一會兒,還向我說了一些關于父親的事,讓我頗為震撼。”張瑞說。2009年,當時七舍、捧乍等地區(qū)經(jīng)常發(fā)生偷牛盜馬案,但一直沒找到有用的線索,后面興義市公安局治安大隊組建了專案組,由張瑞的父親擔任專案組組長。通過專案組為期兩個多月的摸排,蹲點守候,嚴密布控,終于偵破了這一系列偷牛盜馬案。
“這么短的時間查獲了一百多起,我聽了之后,覺得我爸挺牛的。”張瑞滿臉自豪的說。
自此以后,張瑞聽到了不少關于父親的故事,慢慢的覺得這警號已經(jīng)不是一串簡單的阿拉伯數(shù)字,而是承載了父親這38年來經(jīng)歷的風風雨雨。
回憶起小時候,因為父親工作的原因,沒有接送過張瑞上下學,導致還鬧一次出了笑話。父親突然到學校接張瑞,可老師不認識他,怎么也不同意他帶走張瑞,沒有辦法只好聯(lián)系張瑞的母親。談及小時候,張瑞也頗多無奈,可當進一步了解公安工作,他明白了父親的辛酸,懂得了父親的付出,更明白了身穿這身“公安藍”的意義。
攻堅克難,亦師亦友
“其實我覺得我的父親更像我的老師。在我每一次遇到難題時給我點撥迷經(jīng)。”張瑞笑著說。
2018年5月,向陽派出所對一間組織淫穢色情表演的歌舞廳開展整治活動。通過警方審訊,涉案人員供出幕后老板。將幕后老板捉拿歸案后,其拒不承認自己的犯罪事實。由于這是興義市公安局辦的第一起組織淫穢色情表演案,沒有檔案卷宗可供查詢,這讓張瑞絞盡腦汁,頭疼不已。
“回家后,和我爸閑聊時,我爸說‘有時候審一些案子可以從旁證入手,只要證據(jù)足夠,就算他不認賬也可以通過法律的手段來制裁他。’”張瑞幡然醒悟。隨后對表演人員、工作人員、觀看表演的人員再次做了詳細的筆錄,掌握了幕后老板違法犯罪的充足證據(jù)后提交法院,法院依法依規(guī)對其判了刑。
“自那以后,我就非常重視旁證,這幫我破了不少案子。”張瑞說道。前幾天,辦了一起2017年的陳年積案。當年,在某娛樂廳發(fā)生了一起故意傷害事件。但由于行兇者跑了,幕后指使者拒不承認犯罪事實并將案發(fā)現(xiàn)場視頻畫面刪除,未找到充分的犯罪證據(jù),無法對其進行法律制裁。張瑞接到案子后,通過取審旁人的方法,終于將逍遙法外的幕后指使者抓捕歸案。
“以前在家的時候,我父親特別兇,他看我一眼我都會抖一下,別提和他說話了,F(xiàn)在有時候我們兩個還會一起喝喝酒,聊聊天。”張瑞說到。
在談及沿用父親這個警號對他影響時,張瑞說:“自我入警以來,我的警號備受關注,很多人都知道我父親,所以避免不了拿我和我父親做比較,有時候我也會困擾,但是我更多的覺得這個警號是一種鞭撻,讓我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因為它承載著父親曾經(jīng)的榮耀與艱辛,更承載著我的未來。”張瑞說。
流年清淺,歲月輪轉
退休后,張瑞的父親張興貴最高興的一件事,就是兒子張瑞考上了人民警察,最擔憂的也是他考上了人民警察。
多年的從警生涯,張興貴深知警察這份職業(yè)風險大、任務重。他一方面希望兒子不要放棄之前考上的銀行職務,另一方面,從警多年,對于警察職業(yè)的熱愛,他也希望兒子考上人民警察。
盡管心里矛盾,可當他接到兒子考上警察電話的那一刻,還是說不出來的喜悅。
同大多數(shù)父母一樣,張興貴也只希望兒子有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但是,穩(wěn)定不代表安于現(xiàn)狀、碌碌無為。
“對于年輕人,要在其位謀其職盡其責,必須時刻保持學習的狀態(tài),才不會被日益發(fā)展的社會淘汰,尤其是當下社會治安情況日益復雜多變,各種各樣的新型犯罪手段層出不窮,對民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張興貴說。
張興貴將他實踐所得的經(jīng)驗技巧告訴了兒子張瑞?墒菚r代在變遷、技術在革新,他依舊不放心兒子,所以在張瑞入警的時候給他開了一個“后門”。
“當時我和帶張瑞的民警交流了一下,因為張瑞剛入警,就是個毛頭小子,要讓他快速成長就要給他加加壓,只有多辦點案子,他才能熟能生巧。當然張瑞現(xiàn)在也不負眾望。”張興貴說。
花甲之年的張興貴,悠然自得的享受著退休生活,隨性而豁達。玩手機、刷視頻,約上二三好友,安安心心的釣兩三天魚,時不時的過問一下張瑞的工作狀況。由于兒子工作任務重、壓力大,父子倆見面交流的時間也比較少,即使見面,說得最多、最默契的也只有兩句話——
“回來了!”
“嗯。”
如今,過去等待他的小男孩已經(jīng)變成了曾經(jīng)的自己,流年清淺,歲月輪轉,不變的是人民警察的初心和誓言,一代接著一代繼續(xù)傳承。
(朱玉敏 楊瑤)
責編:夏順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