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義泥麥古村:600畝白山藥上市 村民6分地收入上萬感覺比打工好
又是白山藥成熟季節(jié),興義市烏沙鎮(zhèn)烏沙村泥麥古組的白山藥已經成熟,進入采收期,村民們都在地里采收,一派豐收的景象。
8月17日上午,筆者一行在烏沙村總支書記梁敏的陪同下來到烏沙村泥麥古村民組,村民們將一個個成熟的山藥挖出來根據(jù)大小做好分類,挖完以后就運到市場上進行售賣。
在白山藥地里,一位70歲的老人正在挖白山藥。他叫彭武坤,他告訴我們,他家種植白山藥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了,今年種了兩畝,現(xiàn)在挖的這塊大約有6分地。筆者問他這片白山藥可以賣多少錢時,他爽朗答復可以賣一萬來塊錢。在上坪子一對夫婦正在收白山藥,這對夫婦告訴我們,今年因為天氣干燥,山藥的個頭沒有去年大,但總體來說收成還是不錯。我們看到,他雖然說個頭沒有去年大,都是臉上露出豐收的笑容。
據(jù)烏沙村總支書記梁敏介紹,泥麥古的土質好,種出來的白山藥吃起口感好,容易煮熟,在興義城上市的白山藥,絕大多數(shù)都是烏沙的,而烏沙的白山藥又集中在泥麥古組。全村種植白山藥有580畝,主要面積是在泥麥古,羊場壩、營腳、柳樹坪也有種的,相對是零散種植,也不像泥麥古這么集中連片,泥麥古有800多口,幾乎家家都種白山藥。他們都說種白山藥比打工好,加上年紀大的去打工老板不收,很多老年婦女就自己慢慢在家里做。泥麥古的白山藥根據(jù)個頭重量的不同,在市場上分別賣出不同的價格,小的三元一斤,中等的五至七元每斤,大的十元每斤。種植白山藥給村民帶來不錯的收入,像這么幾分地一年收入也上萬,他們感覺是比去打工還好。大部分是年輕去打工,老年人就在家里種,所以他們家庭的收入是雙盈的,給家庭增加了不少的收入。
據(jù)悉,烏沙白山藥具有肉質細膩,口感好,營養(yǎng)價值豐富等特點,系安全健康放心蔬菜,具有“小人參”之美稱。興義市場90%的白山藥均來源于烏沙鎮(zhèn),而且遠銷云南、廣西等地。
(李天亮 胡恩李婷 李德榮)
責編:韋開嫻 江林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