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再添4項國家級“非遺”項目
近日,國務院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和擴展項目名錄,黔西南州申報的“阿妹戚托” 、“布依族轉場舞”、“苗族蘆笙舞 ”、“布依族服飾”4個項目成功入選。至此,我州國家級“非遺”項目從8個增至12個。
據了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經國務院批準由文化部確定并公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次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和擴展項目名錄各153項,涉及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yī)藥、民俗等10個大類。本次黔西南州被收錄的國家級“非遺”項目除“布依族服飾”項目屬于民俗類外,其它項目均屬于傳統舞蹈類。晴隆縣的“阿妹戚托”、冊亨縣的“布依族轉場舞”、黔西南州與全省打捆申報的“布依族服飾”3個項目入選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普安縣的“苗族蘆笙舞”項目入選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州,黔西南州近年來十分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fā)展”的方針,在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普查、申報、挖掘、整理與保護等方面做了不懈努力。據統計,全州各縣市普查項目共為2000余個,申報列為國家級“非遺”項目的有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戲”、布依族“三月三”、小屯白棉紙制造技藝、布依族“銅鼓十二則”等12項近20處,被列為省級“非遺”項目的有近50項。
了解黔西南更多資訊,盡在亮點黔西南網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免費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