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義市灑金村打柴山增添陶藝體驗館
用水和泥玩,把泥巴捏成各種模樣,就算手和臉變得臟兮兮仍玩得不亦樂乎……還記得上次這樣玩,是什么時候嗎?興義市灑金村打柴山是興義市鄉(xiāng)村振興試點之一,為了推進鄉(xiāng)村振興,打柴山又增添了陶藝體驗館。11月1日,筆者在打柴山奇緣陶藝小屋發(fā)現(xiàn),捏泥巴不再是專屬小孩子們的童年樂趣,它也有可能成為一種大眾都可以玩的藝術,小小泥巴也能玩出新花樣,讓孩子們在體驗陶藝過程中其樂無窮。
來到打柴山奇緣陶藝小屋內(nèi),擺臺上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DIY手工作品,有實用性強的杯子、圓碗、小花瓶等,初學者由專門的老師教授制作技巧,非常容易上手。陶瓷的形狀可以千變?nèi)f化,顧客們可以根據(jù)想象制作出來,加上自己的創(chuàng)意,變成自己獨一無二的“作品”,自己親手做的“作品”意義既特別,又可以放松心情,緩解焦慮,相當解壓。
據(jù)奇緣陶藝小屋負責人胡奇介紹,在做陶瓷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會給小孩子講一些陶瓷的知識,因為我們中國幾千年的文化,陶瓷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在這個過程中,小孩會學到陶瓷的做法,比如我們的一個碗、一個杯子,它是如何來做的,然后還可以學到更廣一點的,就是我們國家陶瓷的發(fā)展過程,給他們講這些基本常識,像基本的陶藝知識是通過拉胚、修胚、上釉、燒制這四個過程,每個過程都可以學到各每個板塊的小知識。他就會感到很好奇,在做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時候還能學到很多的知識。同時,家長和孩子的互動會增加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在打柴山陶藝館,你不需要高超的技能,也不用精湛的技藝,按照你自己的心意,沉浸式去制作,去揉捏,拋開外界的嘈雜,在這安靜的一隅,專注地跟手中物件交流,伴隨著靈感和智慧,漸漸讓它成為你內(nèi)心最想展現(xiàn)的模樣,就是陶藝的魅力所在。
據(jù)了解,制做陶藝的泥土叫做陶瓷粘土。通常也習慣稱為高嶺土或高嶺石粘土,是專門用于燒制陶瓷的粘土,其特點是一般具有高的粘結力、可塑性和良好的燒結性能。一個完整的陶藝作品需要經(jīng)過揉泥、做坯、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泥條盤筑、素坯彩繪、素燒、上釉、煅燒等多道程序,一般叫拉坯、修坯、上釉、煅燒四個程序。胡奇說:“因為打柴山這邊環(huán)境特別好,我們從去年上來特別喜歡這點,今年六月份開始就在這里做了個陶藝體驗館,在我們這里可以做親子陶藝體驗,定制陶藝體驗,還有團建這些,主要還是以親子體驗為主,在他們制作過程中,和他們的父母有非常緊密親密的互動,在家長的幫助下完成小朋友想要的'作品',體驗感特別的強。目前打柴山陶藝體驗館一次性可以接待50個孩子,如果連家庭,就是25個家庭。因為我們一整棟老房子幾個房間,如果天氣好,我們還可以加上院子一起來開展,所以說大規(guī)模的團建也可以接待。如果你想讓孩子增添一份嘗試,利用周末和節(jié)假日帶上孩子和家人到灑金打柴山陶藝館體驗一番,既能學習和了解非遺文化,還能享受自己動手的成就感,感受'玩泥巴'的快樂,瞬間回到兒時的童趣。”
(李天亮 葉龍川 李德榮)
責編:王湛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